前文
大家好,晚上好!我是清风。今天,我在头条上抄书的旅程已经走过了106个日夜,今天我抄录的是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在这首诗中,我能感受到对友人失意的同情,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份温馨的安慰。在抄写的过程中,我仿佛与王维一同体会到了那份深厚的情谊。在笔触之间,我领略了古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滋养。我期待着能与你一同分享这份抄书的体会。
抄写《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原文如图
赏析
此诗为赠别之作,因友人綦毋潜因考试失利而心灰意冷归乡,诗人在诗中屡次给予慰藉,尤其以豁达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中细腻地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既未过度渲染也未夸张,读来倍感真挚与亲近。“这两句诗‘远处的树木伴随行旅之人,孤独的城池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之中’,‘带’和‘当’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极具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
抄写《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注释如图
解读
这两句诗歌颂了时代的辉煌景象,诗人所生活的那个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不再有选择隐居避世的高洁之士,众多杰出人才都纷纷涌现,投身国家建设。
东山隐士被迫舍弃了采摘薇蕨的宁静生活,这里的“东山客”代指那些选择隐居的智者,“采薇”一语双关,既指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为食的传说,又象征着隐逸的生活。诗人的意境在于传达即便那些原本追求隐逸的贤者,也难以抗拒投身国家建设的召唤。
抵达金门之地已遥不可及,谁又能说我的道路不正确呢?“金门”象征着朝廷,尽管綦毋潜未能如愿以偿地考中进士,但他的才华与品德却广受认可,他的失利并不能说明他所选择的路径是错误的。
綦毋潜行走在旅途中,眼前景象是江淮一带正值寒食节,而京洛(长安)却已步入春日,居民们正忙于缝制春装。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风光,也流露出他对友人的深切挂念与依依不舍之情。
在长安的道路上摆设酒宴,彼此的情感却因分别而背离。诗人设宴为綦毋潜送别,内心涌动着依依不舍之情,只因他们志同道合,友谊深厚。
诗人设想綦毋潜将很快乘坐小船远行,不多时日便将抵达家门,届时他将轻轻推开那扇简朴的木门。
綦毋潜在离别之际,远处的树木仿佛在陪伴着他前行,而孤零零的城池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显得格外萧瑟,这一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
吾之计策暂未受采纳,切莫以为知音难觅。綦毋潜啊,纵使你的才华暂未得到朝廷的青睐,这并不意味着无人能懂你。我,便是你那寻觅已久的知音。
抄写《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译文如图
个人感悟
王维的这首送别之作,洋溢着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同感。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时常遭遇种种挫折与失落,这不免让人联想到綦毋潜的落魄境遇。但人生旅途并非总是一路平坦,遭遇失败也不过是暂时的曲折。
诗篇中的“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这句箴言,给了我们极大的激励。它启示我们,即便个人的策略暂未得到采纳,也不应认为知音难寻。在追寻梦想的征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然而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将迎来转机,迎来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同样让我们体会到了深厚的友谊。当王维的友人遭遇失败,他给予了慰藉与激励,这份情感让人深感感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渴望拥有这样的朋友,在困境中互相支持,携手前进。让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挑战,珍视身边的友谊,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秋日生活打卡季##头条抄书人#
【106天抄书感悟!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藏着啥深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