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侠巨著《神雕侠侣》里,李莫愁因情所困,常引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两句词,因此这两句词得以广泛传播。实际上,这两句经典的名言出自金元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深入探究,元好问与鹿泉有着深厚的渊源。鹿泉最著名的是封龙山,而封龙山又因封龙书院而闻名遐迩。元好问与同代的知名数学家李冶、以及显赫的大臣张德辉并誉为“龙山三友”。步入晚年的元好问,更是与李冶携手振兴封龙书院,广泛招募门徒,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成为一时的美谈。至元宪宗七年(1257年)九月,元好问在获鹿的寓所离世,享年六十八岁。
封龙山坐落于石家庄西南方向,距离25公里,它不仅是一个理想的旅游和休闲之地,而且还是一处享有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山。在宋元时期,江北地区有四大著名书院,分别是封龙书院、中溪书院、西溪书院和莲池书院,其中封龙书院、中溪书院和西溪书院均位于封龙山上。
封龙山上最为知名的封龙书院起源于汉代,历经唐宋的复兴,在金元时期达到顶峰。在这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众多杰出人才,学术成就辉煌。《清明上河图》的最初题跋者张著曾在此担任院长,而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也曾在此求学并创作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封龙书院不仅在人文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其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封龙书院享有盛誉的山长之一,元代数学大师李冶,其传世之作《测圆海镜》与《益古演段》均在此地完成。他对圆周率及高次方程的研究成果,领先西方300余年,使得封龙书院成为全球数学领域的摇篮。除了李冶,汉代学者李躬、唐代郭元振、宋代李昉、张著等众多历史名人,亦曾在此游学、讲学、授业解惑,其学术影响遍及全国。
封龙书院藏有一棵千年老树,其身高超过十米,树干粗壮,需五六个成年人方能合抱。尤为奇特的是,今年古槐的根部似乎出现了一条苍龙,其龙头、龙身、龙爪轮廓模糊可见。
2013年,封龙书院得以重建,游客们来到封龙山,不仅能尽情领略壮丽的山景,更能深切体会到那座昔日的知名学府所散发的浓郁“书院气息”。
旅游指南-交通
1、驾车:距市区约25公里
⑴石铜路——铜冶——封龙山,路况较好。
石铜路通往青银高速铜冶下站口,向南行驶——沿着装院路西行约4公里——直至封龙山公路。
2、公交:市内火车站乘坐游2路公交车直达,票价3元。
开放时间:9:00-16:00
【金庸笔下李莫愁常引的那句词,竟出自他手?封龙山还有这些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