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陪伴成长!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会背了吗?

更新:05-12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每日一诗,陪伴成长

93

听张懿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士,生于772年,逝于842年。他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与柳宗元一同参与了永贞革新,然而革新失败后,他被贬至边远南方。他的诗作气势磅礴,被誉为“诗豪”。

此诗为“中学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61篇”第18首

这首诗创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的冬日。当时,刘禹锡从和州刺史的职位上被召回洛阳,恰巧在扬州与刚刚卸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不期而遇。在宴会上,白居易题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相赠,刘禹锡则以此诗作答。诗中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沉浮的感慨,又有对打压自己的执政者的愤慨,以及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颈联“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蕴含着关于人世与自然的深奥哲理,自古至今,这句诗一直为世人所传颂。

首联回顾了诗人因参与永贞革新而遭受贬谪,被迫在荒凉偏远之地巴山楚水度过了二十三年的不幸时光。这一遭遇与白居易赠诗中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相呼应,将诗人半生经历巧妙地凝练于十四字之中,不仅描绘了贬谪之地的凄凉,也流露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充分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造诣。

颔联中巧妙地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既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又想象着不久的将来重返洛阳时,将目睹自己离别后世间万象的巨变。“怀旧空吟闻笛赋”,此句借用了向秀撰写《思旧赋》以缅怀其友嵇康的故事。嵇康性格刚毅,锐气外露,从不曲意逢迎,明确表示自己不愿与篡夺曹魏政权的司马氏为伍,因此遭到司马氏以“言辞放纵,扰乱时序”的罪名而遭害。在当时的严酷政治环境下,向秀无法毫无顾忌地表达对嵇康的哀思以及对司马氏的不满,只能将这份情感曲折而隐晦地融入赋文之中。刘禹锡等参与了永贞革新,然而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予了死刑,其余八人则被贬谪至偏远之地担任司马。在这其中,与刘禹锡交情深厚的柳宗元和凌准,也在流放地不幸去世。诗人通过吟咏《思旧赋》来缅怀那些曾共同投身革新事业、如今却已相继离世的朋友们,这实际上是在委婉地表达对当权者的不满;“空吟”二字,意味着死者已逝,即便是吟诗赋词也无法将他们从另一个世界召回。“此句借晋代王质入山砍柴时偶遇仙人、观赏棋局后斧柄腐朽、归乡时发现世间已过百年之传说,寓意自己久别家乡,重返故土必见巨变。此联巧妙运用典故,表达含蓄而深刻。”

颈联中的“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历来被誉为佳句,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界中生命的更替与生生不息。然而,诗人的本意并非仅限于此。此诗创作于扬州的一次酒宴之上,扬州地处长江之滨,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的景象,万木争春的繁荣,皆是诗人眼前所见的真实风光。自然界中的对比本就如此清晰,却激起了诗人无尽的哀思:他自身遭贬,闲置官职,宛如“沉舟”与“病树”,然而在二十三年的时光流转中,世事无常,不断变迁,愈发凸显了他的衰败之态。因此,这两句诗中充满了凄凉之感,与白居易赠诗中的“举目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白居易的诗作中,“举目尽是美景”与“满朝文武皆臣服”的景象,与诗人自身所经历的“长年孤寂”和“独自蹉跎”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显得较为抽象。然而,刘禹锡在诗作中,对这一意境进行了具体描绘,尽管如此,其情感基调并未比白居易的诗作更加积极向上。

尾联紧承赠诗之事,流露出对白居易赠诗的深切感激,亦是与卸任后的白居易相互鼓励:既然世态炎凉,不会因你我失意而有所改观,那我们便需彼此慰藉,借助杯中酒暂时忘却烦恼,提振精神,重拾信心。

此诗将抒情与叙事、写景巧妙结合,其情调显得深沉且蕴含着激愤之情,在刘禹锡的众多诗作中,堪称上乘之作。

【每日一诗陪伴成长!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会背了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到底啥意思,你真的知道吗 下一篇:少儿频道动漫大贺岁-金虎送福来袭!咱小时候咋没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