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2018年,山东大学的“学伴”计划升级为一名留学生、三名在校生,且参与的在校学生以女生为主。
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7月11日回应此事称,此事正在研究中。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一位老师11日下午告诉记者,“学伴”计划于2016年初步实施,实施后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报名情况积极,学生反馈也相对较好。” 对于网上舆论提出的质疑,老师表示这是恶意曲解。
2017年山东大学“学伴”活动合影。受访者提供
备受争议的“学习伴侣”项目
7月6日,山东大学“学伴”计划被微博网友曝光后引发争议。
博文称,山东大学的每位留学生都分配了三名学习伙伴。 从2017年的一对一匹配开始,2018年每个留学生都被分配了3名健康的学伴,组成了一个三人的学伴小组。 未成功学习的同伴将会被列入名单。 入学同伴图书馆。
学伴登记表和学伴管理规定并没有回避异性学伴问题。 报名表中特别强调了留学同伴的性别,“结交外国异性朋友”被列为选项之一。 表格上方用红字注明:“同学们,请尽可能详细、认真地填写表格,以便为您匹配到理想的伴侣。” “学习伴侣”。
有网友在微博评论道,“真不明白,把那些不懂人事、可能连恋爱史都没有的小女孩介绍给外国男学生做读书伴,到底是为了什么?”
网上流传的一份《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指示》文件称,山东大学举办中外“学伴”活动合法、正当。 中外学生“学伴”活动是为促进中外学生学习而举办的活动。 中外学生是彼此的学习伙伴。 所有注册都是免费的。 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国际学生寻找学习伙伴。
7月11日上午,记者向山东大学国际合作部求证该文件。 国际事务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注意到相关舆情,需要联系宣传部了解具体情况。
2016年启动“学伴”项目
记者查询发现,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计划于2016年首批实施。
2016年10月,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发布《山东大学“留学伙伴计划”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条例》称,“留学伙伴计划”是为了增加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数量。 这是山东大学学生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活动。
根据《规定》要求,参加“学伴计划”的团体面向所有在校正式注册的学生开放。 所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可参加。 学生参加“学伴计划”的有效期最长为一年。 有效期满后,学生可以提交书面申请继续参加。
此外,《规定》指出,与同学外出活动的,必须报相关负责人许可。 一日以上的外出活动,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016年10月29日,山东大学研究生会官网公开发布关于招募留学生“学伴”的通知。 通知显示,留学同伴的学生必须“精通英语或日语、韩语、俄语等外语”。 。
记者在山东大学官网下载的一份山东大学交换生“学伴”报名表上看到,报名的学生除了填写姓名、性别、民族等基本信息外,还被要求填写饮食禁忌、爱好、特长。 ,有同伴的同学可以自由填写“想要的同伴的性别”。
招收留学生“学伴”的公告发布后,记者查询山东大学官网发现,该校齐鲁医院学院公布了第一批“学院”匹配结果和首个“学院”匹配结果。 ” 2016年12月1日官网匹配结果“学伴”见面会活动通知。 官网显示,本次活动共接受了来自山东大学28个学院的360份报名信息。 在报名的122名国际学生和238名中国学生中,成功选拔了122对友好的“学习伙伴”。
齐鲁医学院官网发布的《关于公布2018年“学伙伴”团体成绩暨首届“学伙伴”活动见面会的通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该活动共收到270个注册信息。 在注册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成功选拔了141名中国学生和47名国际学生,组成了47个友好的“学伙伴”团体。
山东师生谈“学习伙伴”:总体评价良好,友好交流加强
针对质疑,山东大学2016年“学伙伴”招聘项目负责人7月11日告诉记者,“一对一”、“一对三”被网友恶意误解。 他介绍,山东大学“学伴”项目成立之初,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 学生们自愿报名,“不存在一名留学生和三名女生之间的比例”。
他表示,“学伴”计划实施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报名很活跃,学生反馈也比较好。”
对于网友提出的“皮条客”等侮辱性词语,他表示,近日也收到了校友的反馈。 7月11日下午,他已联系国际部询问此事进展。 他从国际事务部获悉,学校目前正在讨论此事,将会给出合理的解释。
当天,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正在研究中。
参加2017年“学伴”计划的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小媛(化名)表示,“学伴”项目主要针对中心校区和附近几个校区的学生。 参赛学生分布在各个学院,男女比例比较正常。 网上报道的情况并不属实。
她说“学习伙伴”计划包括一次聚会。 她参加了2017年的学校好友聚会。 据她描述,当晚参加聚会的学生很多。 大家都来自世界各地,气氛非常好。 当晚她结识了来自法国、巴基斯坦、韩国等国家的朋友。
在聚会上见面后,同学们可以继续保持联系。 通常,中国学生会与同学组队。 大部分活动包括游览济南著名景点,或者在学校周围吃饭约会、喝咖啡、玩狼人杀。
小媛说,更多的学生仍然保持在线交流,帮助留学生解答有关校园生活的问题。 “毕竟我们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立刻成为全国好朋友的概率相当低。 ”
山东大学2016级男学生表示,留学陪伴是正常的学习交流项目,已经运行了好几年。
对于网上提问由“一对一”改为“一对三”,男孩解释说,山东大学的男女比例原本是女生较多,男生普遍较多。国际学生。 此外,女生普遍比男生参与校园活动更多。 积极,所以出现了新闻中提到的“三陪一”的情况。
男孩表示,“学伴计划”会要求学习伙伴一起做任务,比如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等。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 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异性学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