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代经典,和历史密不可分,你知道吗?

更新:01-26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3.了解作品的历史

古代经典与历史密不可分。 一些中国古典经典本身就记载着历史。 要学好文言文,了解作品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

先秦作品中有大量典故,涉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唐、桀、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如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人物如伊尹、姜尚、比干、箕子、伯夷、叔齐等。春秋战国时期,关系更加复杂。 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 各个封建王朝更迭君臣贤士,都受到非议。 这也是人们害怕古代文学的原因之一。

世界上的事情是困难还是容易? 如果你做到了,困难就会变得容易;你做到了,困难就会变得容易。 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人们学习起来是困难还是容易? 如果你学会了,一切困难都会变得容易; 如果你不学,一切容易的事情都会变得困难。

——清·彭端淑《学侄诗》

但当我们真正决定学习历史时,这并不困难。 例如,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事件,在《史记·五帝本纪》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普通注释版会对书中提到的重要人物进行简要介绍。

《史记》是一本很有用的书。 我读某些经典时,往往先读《史记》中的一两篇文章。 例如,读《论语》时,先读《史记·仲尼弟子传》,其中介绍了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经历; 看《楚辞》时,先读《史记·屈原贾圣传》,或者找看《屈原传》; 《史记·伯夷叔齐传》中的评论很精彩,可以看出司马迁的悲愤; 而读《史记》之前,最好先读读《包仁安书》。 本文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信。 他在信中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和为了《史记》而忍受屈辱的经历。

读《世说新语》,须了解魏晋历史;读《世说新语》,须了解魏晋历史; 读《孟子》,可以结合《左传》了解春秋战国历史;读《孟子》,可以结合《左传》了解春秋战国历史。 读杜甫诗集,要了解盛唐盛世和安史之乱; 读苏东坡的诗文,需要了解宋朝的历史,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历史; 读陶渊明集,最好了解一下陶渊明的家庭背景。 陶的祖父是东晋将军,算得上是一个贵族家庭。 《宋书·陶谦传》记载:“县遣知事至县,吏白英见之。陶谦叹曰:‘吾不能为五斗,向村小人屈腰。米!' 当天他就解封辞职,写下了《归去吧》这首诗。 因此,陶渊明并没有瞧不起监察员这样的低级官员。

当今许多重要的经典都是先秦时期写成的。 因此,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读读《左传》、《战国策》和《史记》就足够了。

因此,在观看一部经典作品之前,正确了解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对于理解该作品是非常有帮助的。 你可以寻找简单的历史书籍,也可以阅读作者的传记。 别害怕,中国的历史就这么多。 读几本书之后,整个历史的轮廓就清楚了。 有些人担心历史太多,没有时间了解! 余生还很长,何必惊慌呢? 花点时间观看! 要了解中国历史,花半年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就足够了。

4.从休闲到专业

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上一篇文章说了这么多的历史需要了解,很多读者可能会不知所措!

也有一些作品不需要了解历史,甚至不需要作者的个人经历。 这类书很有趣,很少使用典故,也不涉及任何历史人物。 《聊斋志异》就是这样一本书。

《聊斋志异》除了开头序言引用的诸多典故之外,后面的故事不需要了解任何历史背景。 记载了各种轶事、狐妖、鬼神,有长有短。 让我们看一个简短的:

郓城的张继玉正躺在床上睡不着,突然看到房间里充满了光明。 愕然一看,只见一个鬼魂手执笔立,宛若星辰。 如果急忙起身鞠躬行礼,灯光就会熄灭。

他太自负了,以为这是元奎的先兆。 此后他一事无成,家人也支离破碎,骨肉相继死去,只剩下一个人活了下来。

为什么那个魁星不是福而是祸呢? 不同的!

——蒲松龄《聊斋志异·魁星》

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却有很大的转折。 从张看到鬼像魁星星一样进屋,到自负自以为考试能得元魁,到后来家破人亡,最后还有议论。 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吧?

不要简单地阅读它并完成它。 我之前说过,经典要结合日常生活来看。 现在很多人喜欢算命、解梦、吉祥图等等。 是不是和故事里的张一样? 好吧,所有的表象都是假的。 不要执着于这些。

《聊斋志异》共二十四卷,四十万余字。 作者蒲松龄写于清代,距今约三百年。 各个章节之间没有关联,很容易理解。 即使有些单词听不懂,漏掉也不会影响剧情。 阅读《聊斋志异》时,可以直接阅读原文,无需阅读注释和译文。

清代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也记载了一些关于狐妖、鬼神的轶事,也通俗易懂。

还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小书《浮生六章》,是清代沉复写的。 我们先看第一篇文章:

那是仲冬,他的表弟从亭子里出来,我和母亲一起去了。 云和宇有着同样的牙齿,而且比宇大十个月。 他们从小就互称姐弟,所以现在还叫他们舒姐。

有时我看到一屋子的新衣服,枯萎苍白的身体,只有新鞋。 看到他刺绣的精美,我就请他亲自制作,我才知道他的智慧不仅仅在于他的笔墨。 他的体形是肩膀细长,脖子长。 他很瘦,但不暴露。 他的眉毛弯弯的,眼睛很漂亮,望着天空。 只露出两颗牙齿。 他的相貌看起来并不好。 一种挥之不去的心境,让人感觉消散。

——沉复《浮生六音·闺乐》

本书成书于清朝,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这本书里包含了作者的甜与苦、幸福与悲伤、欢笑与血泪。 在阅读中,我时而感叹内容的匮乏,时而痛恨缺乏争论。 仔细看文字,几乎没有生僻字。 那描述“云”的容貌和表情的四句话漂亮吗? 如果翻译成白话,那就毫无魅力可言,极其平淡。 而书中美丽的文字就是这样的。 尤其是第四章《流浪笔记》,是游记、风景的绝佳范例。 学写作的人一定不要错过。

一般来说,有一个规律:越近的古典著作,其文本越容易理解。 清代的比明宋的好懂,明宋的比魏晋唐的好懂。 秦汉之前的经典更是难以理解。 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 这与作者的风格和作品的内容有关。

刚才列出的三本书都可以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书籍。 观看不累,增加趣味,让你适应文言文的说话方式。 作为父母,如果你仔细阅读前两本书,你每天都会有故事让你的孩子开心。

当然应该还有其他的书,以后发现了会继续添加。

佛道经典比较难懂,因为它们比较专业。 相对而言,《论语》、《孟子》比《老子》、《庄子》更容易理解; 但老子、庄子比《金刚经》、《法华经》更容易理解(《六祖密宗经》容易理解,是个例外。可能因为它不是文人写的); 相对来说,讲述历史故事的《史记》比儒家经典更容易理解,当然是因为《史记》写得晚一些。

5.从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

之所以要求大家读《论语》,一方面是因为《论语》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是因为《论语》的每一节都非常重要。短的。 即使某一节看不懂也没关系,不会影响阅读下一节。 类似的经典还有《老子》,每一章都不长,但《老子》比《论语》难懂一点。

相对而言,《孟子》、《庄子》的一些章节比较长,读起来比较困难。 当然,《孟子》比《庄子》更容易理解。 读《老子》、《庄子》的难点在于,有时即使你明白了文本的意思,你也无法理解作者在说什么。 它们与精神修行有关。

《左传》、《战国策》、《史记》有的单篇甚至更长。 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在这类书中选择一些章节来阅读,然后在空闲的时候下定决心读完整本书。

学习文言文时,可以从短篇小说开始。 关于短篇小说,我推荐两本书。

《世说新语》,此书成书于南朝。 记载了魏晋时期名人的行为轶事。 有故事,有言行,幽默风趣。 如下:

7月7日日出时,郝龙仰面躺着。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时,他回答说:“我出书。”

——刘义清《世说新语·排钓》

郝龙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甚至还嘲笑谢安。 当时有一个习俗,富人要在7月7日炫耀自己的绸缎。 即使您不了解这些背景,读者仍然会觉得本节很有趣。

《世说新语》记载了1500多个人名,但这并不影响其个别文章的阅读。 了解了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之后,再读一遍就会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 本书详细介绍请参见:。

经典就是那些你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另一本书《东坡志临》,是苏东坡的一些素描集。 我们来看一篇文章:

我眼睛红了,可能会说我不能吃蟹肉。 于欲听而不能言,曰:“我与子为口,他与子为眼,他怎能厚,我怎能薄?我因他的烦恼而不能吃饭。” 子瞻拿不定主意。 他对他的眼睛说道:“我以后会遇到麻烦,我不能不看事情。”

——苏轼《东坡志林·病》

这里写的是苏东坡本人也患有红眼病。 有人说他不能吃肉。 然而,“寇”却并不高兴。 ”寇曰:“我眼睛有病,为何不让我吃呢? 以后我生病了,我就是不停地看东西! “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啊!”

我很喜欢苏轼的文章。 我们再读一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又名螺寺店。 正当我准备买一块地的时候,我因为去了隔壁的地而生病了。

听说马桥人庞安是一位良医,却是个聋子。 于是他就去求医。 安昌虽然双耳失聪,但却极其聪明。 在纸上画文字,而不是数字,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玉熙道:“我以手为口,你以眼为耳,一时间都不一样了。”

病愈后,随同前往清泉寺。

该寺在岐水郭门外约二里处。 有王一少洗笔泉。 水很甜。 毗邻西流的兰溪河。

余佐歌云:“山​​下兰花芽短浸溪中,松间沙路清泥,黄昏雨飒飒,谁知人生无常。”短?你看,流水还能到西边!白发别唱黄鸡。”

那天,酒后戏回来了。

——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

这是说苏东坡在黄州时,想在某地买一块田。 在巡查外地时,他生病了,请庞安昌去看医生。 如果你一次不明白,读两遍你就会明白。

里面的大部分文章都很浅显易懂,有什么不懂的,看看评论就可以搞定了! 文笔优美,语言有趣。 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教材。 对于正在学习写作的人来说,这本书不容错过。 其中游记、随笔、记叙文都非常精彩。

历史上类似的小品还有很多,明末更为流行。 我还没仔细看,以后再补充。

有人一开始就读《资治通鉴》。 这并非不可能,但很容易半途而废。 阅读这类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极大的耐心。

孟子曰:“进者快,退者快!” 刚开始特别努力的人很快就放弃了!

我喜欢每天读一点,从易到难,一次一本书。 过了半年一年,文言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以后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书也是小菜一碟! 毕竟,祸福相依!

(待续)

【七哥闲聊】

本来想写完这篇文章,却发现内容越来越多,所以决定再写一篇。 我计划在本周三推送下一篇文章。 周三之后,计划休息一段时间。

推荐几篇以前的文章:

【历史古代经典,和历史密不可分,你知道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关于支持广东省本地化推广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的复函 下一篇: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文言文学习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