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路上空无一人。 只有树枝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雨还没有停,但有或无,都是无形的,落入尘埃,滋润着植被的生长。 于是,杜工布的四句诗就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好雨知时节,春天来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果此时站在雨中,你会感受到细雨的轻柔。 丝绸,一定很美妙。 清凉的味道,光是想想就觉得很幸福。
白天,我骑马经过田野,发现田野变得越来越黑,越来越绿。 田埂上盛开着许多粉红色的小花。 就连路边的杂草也比以前更绿了。 那些比雪白三分钱,却又给雪散发出一些清香的梅花,开始慢慢枯萎,花瓣落入泥土中,给泥土增添了一层淡淡的清香。 无论是山上还是河边,风雨所过之处,柳树变绿,桃花变红。 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虽然冬眠的青蛙还没有舒展最初的慵懒,但河里的鱼儿早已耐不住寂寞,在水里游来游去,把泉水装进它吐出的泡泡里,仿佛迫不及待了。等待。 告诉人们春天的消息,也仿佛在挑战那些喜欢春钓的人:“来吃我,来吃我。” 大家都“恼火”了,把竿子扔掉了。
杏花树下,卖杏花的小女孩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花儿绽放。 雨有着一颗柔软的心。 为了让小女孩早点回家,它不惜“拔苗助长”。 它和风一起,有力地摇动沉睡的枝条,催促它们早点开花。 柳树看到这一幕,笑得弯下了腰。
——我的思绪就这样无休无止地运转,根本停不下来。 每当思绪飘散时,我就会想起前人的诗句,从“天街小雨润如脆,草色远看不可近”到“我的衣裳是杏花雨打湿,柳风拂面不冷”,再到“南朝四百八十寺,烟雨中塔多”……不管怎样说,至少那一刻,感觉很美好。 有时我想,我之所以喜欢古诗,可能是因为我写不出那么优美的句子。 于是,轻微的呻吟就成了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事情。
寂静的雨不知何时开始动了,仿佛有一个孩子在窗前静静地窥视了许久。 见屋里没人出声,他放弃了勇气,想打开窗户溜进去睡一会。 我躺在床上,看到了这一切。 他伸出手,拍了拍手掌。 他觉得春天有点冷,就把被子拉紧了。 这个时候,外面肯定已经湿透了。
不知道什么地方、哪一年,也是这样的一个雨夜。 我曾经在异乡的阁楼上听雨。 听雨不仅仅是听雨的声音,而是透过雨听自己的一段心声,或者听古人的一段感悟。 正当我快要睡着的时候,朋友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这几天早上和晚上都在下雨,很烦人。 但这几天盼着下雨的却是她。 于是我回复:你太无聊了。 不下雨你也抱怨,下雨你也抱怨。
事实上,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人性的。 情与无情只是人的思想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山水语言,都是爱的语言”。 我一直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我只敢对花花草草表达我的内心和想法。 虽然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唐突,但仔细想一想,可以想象,这并不会伤害春风的微笑,春雨的嬉戏。
我最喜欢李一山的一首《春雨》:“披着白色的年衣,白门好孤单。红楼隔雨看冷,珠箔飘灯独归。”远行应悲暮春,余夜犹梦朦胧。怎能玉铮铮铮达,大雁飞云千里外。” 诗中蕴含着一丝人去楼空的惆怅和大雁传信的深情,令人惊叹不已。 突然想起于平波先生的一句话:“离开你我就匆匆走,送你我也匆匆走,但是——我送你!” 奇怪的是,当我的思绪停在这句话上时,雨就停了。 ,也许她有一些远方的记忆——虽然,我不应该扰乱她的感情。
透过窗户,我看到雨中微弱的光亮。 灯光照亮了夜间的道路,为夜间的行人指明了方向。 有光,路就不会迷失; 就像有雨,心就不会干涸。 其实我很想睡觉,但我好像醒着。 半梦半醒之间,我只想说:好久不见,春天!
(特约撰稿人)
搜索跨界川博,请关注。
【沁凉的滋味,只是想想,便觉得幸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