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洛杜子》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就爱动脑子。 下课后,他的朋友们都出去玩了。 他还在思考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有时他太专注于思考问题,以致同学听不到他的声音。 久而久之,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洛肚子”。
故事二:数学真的很有用
由于家境贫寒,华罗庚辍学后一边继续自学数学,一边帮助父亲打理店铺。 杂货店的生意不太好,父亲白天帮人买丝绸,晚上结账。 一天晚上,经过计算,账上错了一千多元,弄得父亲满头大汗。 那人点了香和蜡烛,向狐仙求救,但他还是想不通。
华罗庚闻到屋里的香味,出来说道:“别再问狐仙了,我来给你算账。” 父亲一开始并不相信儿子有这个能力,就把两本大账本推到了儿子面前。 于是,华罗庚很快就把所有账目都理清了。 当父亲看到儿子学数学确实有用时,就不再反对他学了。
故事三:爱上数学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出身贫寒,立志刻苦读书。 中学时,数学课上,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有一个数,数3乘3,还剩2。
如果数 5 5 个位置,还有 3 个; 如果数到 7 7 个位置,还有 2 个。这个数字是多少? ”正当大家思考的时候,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让老师大吃一惊,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他爱上了数学。
故事四:童年
小时候,他最想要的就是骑马。 他把一个小木凳绑在一根绳子上,牵着它骑在马上。 他边骑边喊“马嘟,马嘟”。 小凳子至今仍陈列在金坛“华罗庚纪念馆”中。 长大一点后,他会骑在家里小杂货店的柜台上当马,上蹿下跳,时不时模仿大人骑马。 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华罗庚的爱好:
华罗庚青少年时期就特别喜欢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 19岁时,一篇杰出的文章震惊了当时著名数学家熊庆来。
从此,他在熊庆来先生的指导下走上了学习数学的道路。 晚年,他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将纯数学普及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一生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华罗庚的小故事简短4个:喜欢上了数学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