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独处中的三种交谈,周国平 享受孤独

更新:03-2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生活充满了爱情、友谊、欣赏自然、艺术创作等自然乐趣。这些幸福从来都不是白来的,享受它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物质条件。我把这种享受称为生活本身的享受。

越是自然的东西,就越可能属于我生活的本质,影响我最深的情感。例如,妇女和儿童。

现代人享受的品种越来越多。但我坚信,世界上最甜蜜的快乐永远是最古老的快乐。

当然,我很幸运,既有钱又有闲暇时间,但如果没有,我就会退而求其次。我宁愿做一个闲暇的穷人,也不愿做一个有钱的忙碌的人。比起金钱,我更喜欢休闲。毕竟,金钱对我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但休闲让我感觉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有人曾经说过,“金钱可以买到时间”,这确实是事实。然而,如果基本前提是“时间就是金钱”,你用你买来的时间作为资本去赚更多的钱,你就永远不会一辈子都在挣扎。

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这样一个基本前提:时间不仅是金钱,也是生命,生命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人们可以歌颂贫穷,但不能歌颂贫穷。生活中的许多乐趣都需要良好的心态,而贫穷就足以夺走良好的心态,夺走大部分生活的乐趣。

金钱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使人们摆脱贫困。

然而,金钱所能带来的积极快乐是有限度的。金钱买不到生活中最美好的快乐:创造、沉思、艺术欣赏、爱和对家庭的爱。原因很简单:所有这些享受都取决于心灵的容量,而心灵的容量与钱包的富裕程度无关。

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只有一次,但很多人宁愿用它来换取价值越来越低的财富,用一生的时间来积累知识、名誉、权力和金钱。我就是。当他们死的时候,他们会后悔:“我度过了我的一生,却从未享受过它!”

认为消耗的量与享受的质量成正比,这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想法。塞内卡说得最好:“我们认识到,许多事情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它们时才变得不必要,而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我们一直使用它们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因为我们拥有它们。”我们忽视廉价的快乐只是因为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 “清风明月,不用花钱。”但每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你怎么能记住它们呢? “哪里没有月亮,哪里就没有竹柏,但像我两只耳朵一样懒的人却很少。”在大家忙着赚钱、忙着花钱的今天,这样的懒人在哪里呢?

“知足常乐”是中国一句古老的谚语,我相信这句话用在金钱上也是如此。如果你的目标是赚钱,你就无法决定自己应该赚多少钱。事实上,以赚钱为目标的人永远不会觉得“受够了”。商界有前途的人并不认为金钱是最终目标,并且有更高的抱负,但坚持这些抱负并不容易。

判断一个人是金钱的奴隶还是金钱的主人,不是看他有没有钱,而是看他对待金钱的态度。当人们变得富有时,这一点变得更加明显。穷人不得不为生存发愁。对他来说,金钱就是生存。我们没有权利批评他对待金钱的态度。

金钱和幸福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相关性,也不存在钱越多幸福感越强的直接正比关系。花很多钱不一定会让你快乐,花很少的钱可能会让你快乐。收购也是如此。

对于看重金钱的人来说,赚钱和花钱都很麻烦,他们的心被金钱占据,几乎没有幸福的空间。这个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一定是一个超越金钱的人,不管他有多少钱。

物质带来的幸福最终是有限的,只有精神上的幸福才是无限的。

令人震惊的权力和金钱交易案例证明,对金钱的贪婪会让人绝望,甚至危及生命。不要以为犯了一次错误就永远被人憎恨的人本质上就是坏人。事实上,他们与我们许多人之间的唯一区别是,他们恰好处于直接面对巨大诱惑的位置。那些向往奢侈物质生活而无法控制自己的人,一旦遇到类似的诱惑,很可能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金钱、消费、享受、生活质量当我们把这些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时,我们突然发现它们的关系似乎在递减:金钱与消费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享受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则没有那么密切,它只是很弱。因为,至少,享受不仅包括消费,还包括创造,生活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享受,还取决于忍受痛苦的勇气。在现代社会,金钱的力量固然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这种力量肯定不足以改变我们对生活的基本认识。

公开庆祝财富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一个新概念。但我们需要仔细评估这种新财富观的新内容。韦伯解释说,资本主义精神的特点是,一方面鼓励获得财富作为人生的重要成就,另一方面要求抑制对物质享受的欲望。这里的关键是要把财富的获取和使用分开,获取不再是为了自己,获取时要奉献,使用时要节制。显然,新的是它肯定了财富的获取,只要手段充足,致富就很棒。关于财富的使用,历史上宗教、哲学、道德有宣扬节俭的传统,无论多么富有,奢侈浪费都是可耻的。

奢侈不仅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反而常常降低生活质量,使人们沉迷于物质享乐,远离精神生活。这不仅发生在具有伟大精神品质的人身上。这只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关心物质享受,总是认为精神生活更重要。

金钱带来物质享受,但物质幸福并不是最好的。什么是最高的物质福利?我同意托尔斯泰的话: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和平,对于个人来说是健康。在一个持续受到战争和恐怖主义威胁的世界里,更发达的经济有什么好处?如果人类的生命功能被彻底摧毁,拥有更多的钱还有什么意义?不是吗?所以,我最大的物质愿望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在太平的世界里过上富裕的生活。在我看来,如果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能过这样的生活,那将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享受生活的乐趣,但如果我们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玩”,“玩”就可以培养志向,培养人生的志向也就成了。它削弱和淡化(不一定是)所有其他反映更高层次生命意识的较小野心,例如权力、金钱和名誉。

“玩具”可能会让人上瘾,但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一个人可能会对某种自然或人类工作着迷多年甚至一生。这表明这个人有真正的气质和兴趣。上瘾不会产生谎言。有个性就意味着有个性,即使它是扭曲的。有恋物癖的人绝不是只知道吃饭睡觉的人。可悲的是,在现代,瘾君子越来越少,交换价值吞噬了所有价值,人们不再想玩东西,只想拥有它们。真正让人反感的是过度的占有欲,失去的是人生的志向,人生的初衷,就是享受人生的乐趣。

我们这个时代的误解之一是将消费视为快乐。当然,消费和享受并不完全矛盾,甚至可能重叠。然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比如,纯粹缓解性欲的色情行为,只是性消费;性的真正快感,是心灵和身体的分享之爱;骑马或欣赏浮华的旅游景点,只是旅游消费,而敬畏之心则只是旅游消费。山上只是旅游消费。河流才是真正的自然之乐,电视、报纸、期刊、书籍只是解闷的文化消费,而启迪阅读、艺术欣赏才是真正的文化之乐。换句话说,真正的享受必须涉及灵魂,必须包含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否则,无论花多少钱,都只能算消费。享受和消费之间的区别就相当于创造和生产之间的区别。正如生产和消费属于物质生活范畴一样,创造和享受也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金钱是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基本的道理是,在这个货币社会里,没有钱就活不下去,而当你的钱太少时,你就不得不担心生存。贫穷固然不幸,但金钱可以让人摆脱贫穷。

在一定限度内,更多的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吃、穿、住、行、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条件。但请注意,这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超过这个限度,金钱对生活质量的作用往往会下降。其原因在于,由于人体结构的原因,人类真正需要和能够享受的物质生活资料终究是有限的,多余的物品无非是奢侈品和摆设。我认为,小康社会的概念基本上可以用来说明上述的局限性。从贫困到小康是物质生活的飞跃,而从小康到更高层次,金钱带来的物质生活满意度逐渐减弱,最终与零越来越接近。就个人的物质生活而言,没有亿万富翁和百万富翁的区别,金钱一旦超过一定数额,就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数字。

金钱在提供积极享受方面的作用更为有限。生活中最高的乐趣取决于精神能力,是用金钱买不到的。金钱可以买到名画,但买不到欣赏,买不到色情服务,买不到爱情,可以买到豪华旅行,但买不到旅行带来的精神利益。金钱至多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条件之一,但绝不是充分条件,并不能直接带来幸福。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他的哲学被称为享乐主义,他被认为是酗酒之父,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事实上,他的哲学的核心思想恰恰是,真正的幸福对物质的依赖非常有限,无非是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超过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不再导致幸福感的增加。奢侈根本不会带来幸福,而且常常带来不幸福。事实上,伊壁鸠鲁以及继承其基本思想的英国功利主义者等后来的哲学家都认为,幸福更多地取决于心灵而不是物质。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深刻。任何经历过这两种幸福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证明这一点。那些沉迷于物质幸福而不知道什么是精神幸福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空虚来证明这一点。

健康是指快乐地生活,而不是长寿。活得幸福与否取决于自己,活得长久与否取决于天。而且,长寿并不一定是有趣的。

【周国平独处中的三种交谈,周国平 享受孤独】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品茶怎么品出味道来,咋样品茶 下一篇:懂得享受也是一种能力,懂得享受的人才懂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