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月九日怀念山东兄弟
王伟
身在异乡,每逢节假日,我就会更加想念家人。
我知道兄弟们都在爬山,可是戴茱萸枝的人却少了一个。
古往今来,这是第一首写重阳节的诗。当时,王维年仅十七岁,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以超越经验的直觉,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每逢佳节倍思亲”,简单的一句话,高度浓缩了全人类最朴素的体验,超越时空和种族,历久弥新。
全诗清澈如画,毫无花招。虽然后两句随着时代和风俗的变化而失去了韵味,在今天看来有些多余,但仅凭前两句,却丝毫不减其光彩。至今还没有一首重阳节诗能超越他的诗。
2.醉花影:薄雾浓云长日愁
李清照
雾气浓云使白日长愁,沉香香融金兽,又是重阳节,玉枕纱厨半夜凉意。
黄昏后东篱下饮酒,淡淡清香盈袖间,莫说我不心碎,西风卷帘,我比黄花还瘦。
同样,这也是古往今来第一首写重阳节的诗,结尾那句“莫说我不伤心,西风卷帘,我比黄花还瘦”一经唱出便受到无数赞誉,甚至还流传出一段传奇的叙事:
元代易时珍《琅琊记》卷引《外传》:
易安送信给明成,信中附有《重阳花影醉》一诗。明成听后大为感动,自愧不如,一心想超越她。他谢绝来客,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写了五十首诗,与易安的诗混合,拿给好友陆德夫看。陆德夫看了又看,说:“唯有三句妙绝。”明成问他:“莫说不令人心碎。西风卷帘,人瘦如黄花。”这是易安写的。
诗中借重阳节抒发爱情,前半段唱重阳节,抒发离别的忧愁;后半段写赏菊,抒发心情。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了自己浓烈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与人物内心交融交织。全诗语言简练,用词浑然一体,韵律和谐,读来流畅优美,除了高雅之外,还十分动人。从来没有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比这首更好。
3. 采桑子·重阳节
两首诗都是重阳节的,王维写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清照写的是个人最深刻最独特的体验。其实,从这两位之后几百年,再没有一首诗能与重阳节相媲美,直到毛泽东写了短歌《采桑子·重阳节》。原来重阳节还有另外一种写法,还有另外一种内容。
人易老,天不老,重阳节年年有。
今天又是重阳节,战场上的黄花格外芬芳。
每年的秋天,风大,没有春天的感觉。
胜似春天,江海浩瀚,万里霜天。
诗人以气势磅礴、绚烂夺目的诗场,昂扬豪迈的气势,彻底摆脱了古人“秋日悲凉”的窠臼,一扫颓废萧瑟的气息。
需要注意的是,毛泽东写这首诗时正值闲散,1929年对他来说无疑是萧瑟的一年。重阳节是一个容易让人伤感的节日,诗人却写出了超然的意境。短短几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把诗意、画意、野趣、哲思融于一炉。秋天的无限辽阔,生机无限,诗人的豁达乐观,写得如此生动有力。
看三首诗,都是重阳体,王维写亲情,李清照写爱情,毛泽东写激情,三首诗并列。
两部都是经典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部呢?
【王维与李清照笔下的重阳佳节:千古名句与细腻情感的交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