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成长历程:从浙江绍兴到三味书屋

更新:05-29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父亲去世后,家庭经济状况更加困难。1898年闰三月,时年18岁的他到南京应试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899年正月,时年19岁的他改考入江南陆军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他不复习功课,但考试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课余读译本新书,尤其喜欢小说,有时还出去骑马。1901年12月,时年21岁的他从路矿学堂毕业。同年1月至3月,鲁迅先生写出了著名的《自题小画像》。这一最新成果,是根据阿原《鲁迅诗年表注》(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整理而成的。 可惜,此前出版的《鲁迅全集》、《鲁迅年表》等许多有关鲁迅生平的书,都是误导性的、毒害性的。1902年2月,22岁的鲁迅被江南训导处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校。闲暇之余,他喜欢读哲学、文学方面的书,尤其喜欢读人性和国民性方面的书。1903年,23岁的鲁迅为《浙江潮》杂志撰稿。秋天,他完成了《月球旅行记》的翻译。1904年6月1日,24岁的鲁迅祖父介甫去世,享年68岁。8月,他到仙台医学院学习。1906年6月,26岁的鲁迅回国,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他再次去日本,在东京学习文学,不再学医。 1907年夏,27岁时,他曾筹办文学杂志《新生活》,但因经费不足而未出版。后来,他为《河南》杂志撰稿。1908年,28岁时,他师从章太炎炳麟先生,成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哥一起翻译外国小说。

1909年,时年29岁,编印《外国小说集》两卷本。6月,回国,任浙江师范学校生理化学教员。1910年,时年30岁,4月5日,祖母姜太君去世,享年69岁。8月,任绍兴中学教员兼督学。1911年9月,时年31岁,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冬,写出第一篇试验小说《乡愁》,两年后发表在《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期。1912年,时年32岁,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应教育部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委员。 5月,乘船到北京,寓于宣武门外南半街胡同绍兴会馆腾华阁,出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8月,任教育部副部长。是月,他利用闲暇撰写了谢承《后汉书》。1913年6月,时年三十三岁,他请假经津浦路回家探亲。8月,他经海路回到北京。10月,他利用闲暇编辑了《嵇康集》。1914年,时年三十四岁,他研习佛经。1915年1月,时年三十五岁,他编纂了《会稽县古书杂集》一卷,以二弟名义出版。同月,他刻制了《百喻经》。 他喜欢收藏和研究碑刻、金文拓片。1916年5月,三十六岁,迁入会馆部书屋。12月,请假经津浦路回乡,继续收藏和研究塑像、墓志铭拓片。1917年1月初,三十七岁,回到北京。7月初,因张勋复辟叛乱,愤然辞职,同月叛乱平息后,又回部任职。1918年4月,三十八岁,开始写作,此后写作不断。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以笔名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期,批判了家庭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是文学革命思想的先驱。

1919年1月,39岁的他发表关于爱情的看法,题为《四十随想》,发表于《新青年》第六卷第一期,后收录于杂想集《热风》。8月,他在八道湾买了一套公营仓库的房子。10月,他发表关于改造家庭、解放子女的看法,题为《我们现在该如何做父亲》,发表于《新青年》第六期,后收录于散文集《坟墓》。11月,装修大致完成,他和二哥作人搬了进来。12月,他请假经津浦路回乡,与母亲和三哥建仁来到北京。1920年1月,40岁的他翻译了武者小路实笃的日本歌剧《青年之梦》。10月,他翻译了阿尔齐巴舍夫的俄国小说《工人苏惠廖夫》。 秋起,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1921年2月、3月,时年41岁,主编《嵇康文集》。仍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1922年2月、8月,时年42岁,主编《嵇康文集》。5月,翻译阿丽莎·施奈德的俄国童话剧《彩霞》,继续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讲师。1923年8月,时年43岁,迁居砖塔胡同61号。9月,长篇小说《呐喊》第一卷出版。12月,购得阜成门西三条胡同21号。同月,出版《中国小说简史》第一卷。 同年秋起,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1924年5月,44岁的他迁入西三条胡同新居。

6月,《中国小说简史》第二卷付印。同月,又编辑《嵇康文集》,并为《嵇康文集》作序。7月,寓西安讲学。8月,返京。10月,翻译日本作家口川白村的散文《苦恼的象征》。继续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和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是年冬,为周刊《语丝》撰文。1925年8月,时年45岁的鲁迅因教育部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与大部分教职工组织维持校务,被章士钊非法解散。 随后,鲁迅向主管行政诉讼的平政院递交申诉状,控告章士钊滥用职权。11月,第一本杂想集《热风》付印。12月,翻译日本作家口川白村的《走出象牙塔》。是年,他继续为《语丝》撰稿,并主编《国情新报》副刊、《莽原》杂志。是年秋,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1926年1月,时年46岁的新任教育部部长易培基取消了此前对鲁迅的免职,他又恢复了教育部副部长的职务,在部里任职。 二月,平政院开会作出裁决,正式撤销章士钊对鲁迅的处罚,判决鲁迅胜诉。三月,“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避难于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处,直到五月才返回住处。

鲁迅(5张) 7月起,每日到中央公园,与齐宗仪翻译《小约翰》。8月底,离京赴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9月,《流浪》付印。12月,因对学校不满,辞职。1927年1月,时年47岁的他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长。2月,到香港发表演讲,题为《沉默的中国》。次日,发表《老调已唱!》。3月,黄花节,到岭南大学演讲,同日,移居白云楼。4月,在黄埔政治学校演讲。15日,到中山大学全体董事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效果不彰,辞职。 7月,在致用中学及市教育局主办的“学术报告会”上演讲,题为《读书杂谈》、《魏晋风貌与文章、药、酒的关系》。8月,开始编撰《唐宋传奇》。同月,《野草》付印。8日,迁居景云里23号,与番禺人许广萍女士同住。10月,抵上海,上海学术界闻其来,纷纷邀请他到劳动大学、立大书院、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讲学。12月,应研究生院院长蔡元培之邀,任特约撰稿人。同月,《唐宋传奇集》第一卷出版。1928年2月,时年48岁。 《小约翰》出版。同月为《北新月刊》译《现代美术潮流》,主编《语丝》。出版《唐宋传奇集》第二卷。五月,在江湾实验中学讲学,题为《论老年不朽》。六月,译文《思想、风景、人物》出版。

《本流》创刊第一期。十一月,刊印短篇评论《就这样了》。1929年1月,时年49岁的许广平与王方仁、崔振武、柔石等合办“艺苑朝华”,刊印文学书籍和木刻版画,简称朝华社。5月,刊印《碧霞译丛》。同月十三日,北上探亲。并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二师范、第一师范等校讲学。6月5日,返回上海。同月,翻译出版卢那察尔斯基《论艺术》。9月27日上午,许广平产下一男婴。10月1日,给孩子取名海婴(周海婴)。同月,为柔石修改中篇小说《二月》。 同月,卢那察尔斯基译著《文学与批评》出版。12月,在暨南大学讲学。1930年1月,时年50岁的朝华社宣告解散。同月,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并发表。开始翻译《毁灭》。2月,“自由同盟”召开成立大会。3月2日,出席“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此时,浙江省委提出通缉“反动作家鲁迅”的通缉令。“自由同盟”遭到严厉镇压,鲁迅先生逃离住处。同时,他的牙齿肿痛,便全部拔掉,换上假牙。4月,回到住处。与神州广社签约,编撰《现代文艺丛书》。 5月12日,搬进四川北路公寓。8月,在“夏季文学艺术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同月,翻译完成雅各布·伍莱夫的小说《十月》。9月,为何飞校对《静静的顿河》,因过度劳累而发烧。同月17日,在荷兰西餐厅参加几个朋友发起的纪念鲁迅先生50周年纪念活动。10月4、5日,与内山完三在四川北路“采购团”一号店楼上联合举办“版画展”。

同月,译完《药用植物》。11月,修订《中国小说简史》。1931年1月20日,他51岁。1月20日,柔石被捕,他逃出住处。2月,梅菲尔德的《水泥图画》付印。同月28日,他回到旧居。3月,主持“左联”杂志《边疆》的出版。4月,在同文学院讲学,题为《流氓与文学》。6月,在“妇女之友会”讲学。7月,向增田涉讲解《中国小说简史》。同月,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学,题为《上海文学艺术一瞥》。 八月十七日,请内山芳吉教学生木刻艺术,他亲自翻译,二十二日完成。二十四日,到第十八届美协木刻部讲学。十一月,以涵芬楼经刻宋本校对《嵇康集》。同月,《毁坏》一版完稿。十二月,与友人合编出版周刊《十字街》。1932年,五十二岁。一月二十九日,遇战乱,身处火线。次日,避难内山书店。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人护送至英租界内山分店。四月,整理1928、1929年短篇评论,题为《三闲集》。 编撰1930年至1931年散文集,题为《两心集》。五月,录制自己的译作。九月,编撰二十位俄国新小说家集第一卷,题为《竖琴》。编撰第二卷,题为《一天的工作》。十月,印行《两地来信》。十一月九日,因母病去北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北大、辅仁大学、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学校讲学。

1933年,五十三岁。一月四日,蔡元培邀请我加入“民权保卫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二月十七日,蔡元培邀请我到宋庆龄家迎接萧伯纳。三月,《鲁迅选集》在天马书店出版。同月二十七日,书籍移至德四围路,存入税舍。四月十一日,迁居大鲁新村九号。五月十三日,到德国领事馆递交抗议“法西斯”暴行的信函。六月二十日,杨泉遇刺,送国际殡仪馆安葬。当时有人说鲁迅先生避之不及,或劝阻不去,但鲁迅先生置之不理,不带钥匙而去,以示决心。 7月,《文学》月刊出版,鲁迅先生为合著者之一。10月,鲁迅先生主编的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苦难》出版。同月,在前爱举办“木刻展”。另印制短篇评论集《伪自由书》。1934年,五十四岁。1月,《北平书法集》出版。3月,编辑散文集《南方话北方话》,同月出版。5月,王先生主编序的木刻《音语集》出版。8月,编辑《译文》第一期。同月二十三日,因熟人被捕,离居而逃。10月,《木刻游记》出版。12月14日夜,腰酸背痛,盗汗不止。 病后骨瘦如柴,假牙与牙龈不相容。同月,短篇评论集《准风月谈》出版。1935年,五十五岁。一月,译完班捷列夫的苏联童话《守望》。二月,开始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四月,《十竹斋书法集》第一卷出版。六月,编辑、选编“新文学丛书”两卷小说并撰写前言,出版。九月,高尔基《俄国童话》译文出版。

十二月,编辑瞿秋白遗作《海树林》上卷。十一月,继续写作《故事新编》。十二月,整理木刻版《死魂灵百图》,并作序。1936年,五十六岁。一月,肩肋部剧痛。同月二十日,与联谊会合办的半月刊《海燕》出版。《故事新编》校对后,出版。二月,开始翻译《死魂灵》第二部。三月二日下午,突然呼吸困难。四月七日,到良友公司,为他选苏联版画。同月,编辑《海树林》第二卷。五月十五日,又病倒,医生说是胃病。此后一直发烧,一直没有好转。 31日,史沫特莱女士请来美国邓医生给我诊病,病情很严重。6月,我渐渐从疲惫中恢复过来,能坐下来看书了,能写几十个字。同月,我回复了来访者的《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蕾丝文学》也印出来了。7月,鲁迅先生主编的《凯绥·珂勒惠支选集》出版。8月,痰中见血,为《中流》第一期写了一篇短文。10月,我的体重为88磅,比8月1日增加了2磅左右。契诃夫《坏孩子和其他奇闻异事》的译文印出来了。我偶尔能出去看看电影,拜访朋友。鲁迅先生的葬礼

8日到青年会看第二届“全国木刻活动展”。17日拜访鹿野渡、内山完造。18日黎明前病倒,呼吸不住,写信给内山完造请医生看病。这是我的最后一封信。19日凌晨5时25分,我与世长辞。

【鲁迅的成长历程:从浙江绍兴到三味书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21 世纪中国思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奏 下一篇:西晋时期天上掉肉事件:晋书与资治通鉴的记载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