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品评述及诗意解析

更新:05-30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烟花三月,故友告别黄鹤楼,赴扬州。

孤帆消失在蓝天下,唯有长江在天际流淌。

又名:黄鹤楼送孟浩然

[笔记]

1、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岩上,相传有一位神仙驾黄鹤而去,故名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好友。

3. 之:至。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故人,这里指的就是孟浩然。

6、烟花:指春天美丽的景色。

7.全部:消失。

8.只见:仅仅看见。

9.天际:地平线。

【简要分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由湖北到广陵,李白在黄鹤楼送行。这首诗应该是李白离开四川外出游历之后写的。从27岁到35岁,李白四处游历,但相对固定地居住在湖北安陆的疆外。这时,他结识了当时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人,隐居在庐山门,经常游历吴、越、湘、闽等地。此时,他正打算去吴、越游历。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告别,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诗题中的“至广陵”中的“至”是到此为止的意思。

诗中第一句“故人西别黄鹤楼”,意思是说故人要告别黄鹤楼,东行。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以西,所以说他要去的地方一定是在东方。接着第二句“烟火三月去扬州”,扬州就是广陵。从武汉坐船去扬州,就是顺着长江而下,所以说是“去扬州”。这句说的是孟浩然三月去扬州,烟火气十足。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秀丽而闻名,尤其春天花草树木繁茂,景色绚烂。所以李白用烟火气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的地方,也透露出孟浩然对这次旅行的羡慕之情。以上两句写的是送别的情景,而不是离别的心情。

第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黄鹤楼送别好友,独自目送船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载着往东行去的船,渐渐地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蓝天里。眼中只有长江奔腾不息的流水。作者的情感随着视线的淡去而淡去,直到船消失在蓝天里,他依然站在那里凝望着天空中的长江,表达了他对好友的离别之情。这种离别之情,如果不是文字上的知己,就不会如此深刻。而写离别之情的技巧,就是只取离别处前的风景,情蕴在风景里,情不直接表达,却更让人感受到真情实味,情深意切。

宋人编撰的《万首唐诗》第三句为“远山青影孤帆”,陆游的《入蜀记》则为“远山青影孤帆”,并称赞其描写细致。此后,经常出现不同的版本,写法也各有不同,但无论哪一种,这都是一首绝妙的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品评述及诗意解析】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词作赏析,感受凄淡空蒙之美 下一篇: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与影响: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