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宋第一大文人苏轼,他不仅是一个爱说笑话的人、一个吃货、一个科技达人、一个时尚先锋,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成语的创造者。不数一数,你就知道,原来有这么多成语都出自他的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苏轼贡献了哪些成语。
▲苏轼《寒食帖》
这很滑稽
“令人食欲大开”是一句很常见的俗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句成语,更少有人知道这么一句脍炙人口的成语出自宋代苏轼之手。
苏轼《温玉客画玉龙谷岩竹记》:“温玉客与妻子当日在谷中漫步,烤笋为晚餐。温玉客收到信中的诗,哈哈大笑,饭饭喷了一桌子。”现用来形容使人发笑的事物、行为或言语。
雪地里留下的痕迹
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陕西途中,路过渑池(今河南境内)。其弟苏辙舍不得兄弟情谊,便作《忆渑池寄子瞻兄》一诗赠予他。苏轼又作《与子瞻忆渑池》一诗回赠。内容如下:
各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就当像展翅翱翔的大雁,踩在雪泥上一样。
偶尔在泥土上留下指印,
鸿飞已经不在乎东还是西了。
老和尚去世了,变成了一座新塔,
受损的墙壁上已看不见古老的铭文。
还记得过去那些坎坷的日子吗?
路很长,人很累,驴子也在嘶鸣。
后人把前四句概括成“雪泥鸿爪”这个成语,比喻过去所留下的痕迹。
夜雨落床
韦应物有诗云“怎知风雨夜,又将对床而眠?”
苏氏兄弟最怀念的,是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在雨中相依相偎,谈天说地。后来,“雨中相依”便成为形容亲友兄弟欢聚的欢乐,或指闲适的心情。
苏轼在《送刘思成余姚》诗中写道:“中和殿后石楠树,我在床上与你相对卧,听夜雨声。”
自信点
温毓可善画竹,苏轼曾撰文《温毓可筼筜倚竹图》。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画竹,先要心里有竹,握笔细看,便看到所要画的,然后迅速地去追,用笔去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犹如兔子跳起来,猎鹰落下,稍有迟疑,就没了。”
因此有“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周全,计划周全。
河东狮吼
苏轼有一位好友叫陈季昌。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五代诗案”被贬为黄州巡抚副使,与陈季昌意外相识,两人结为好友。
陈季昌在龙丘的家叫卓金池,房子宽敞豪华,家里养了一群歌女,有客人来,就唱歌跳舞招待,有点像我们现在在卡拉OK厅招待客人。
陈季昌的妻子刘氏性子急躁,善妒,每当陈季昌唱歌跳舞的时候,她就妒火中烧,大喊大叫,并用木棍击打墙壁,弄得陈季昌很是尴尬。
苏东坡曾写诗讽刺陈季昌:
龙丘居士也可怜,
谈论空虚使我整夜无法入睡。
忽听河东有狮子吼叫,
手杖从我手中掉落,我感到头晕目眩。
河东为刘氏祖籍,为刘氏家族的代称,“狮吼”一词源于佛教,意为“如来真实声音”,比喻威严。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洪迈写进《荣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
真相浮出水面
出自苏轼《二赤壁》:“山高月小,水清则明月。”原指自然现象,后来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取之不尽
出自苏轼《赤壁赋》:“唯有江上清风,山中明月,耳听为声,目见为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取之不尽的宝藏,是你我共享的。”
形容资源极其丰富。
取得成功
北宋嘉祐年间,四川人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科举,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卷子,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卷子,便将第一名不予采纳,而给了他第二名。
苏轼中了科举之后,曾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对他的才华十分赞赏。
欧阳修在给大诗人梅尧臣的《赠梅圣舆》中,对苏轼的诗文大加赞赏:“吾当让位,使他出人头地。”
昨日的花
出自苏轼《南湘子·重阳寒晖楼赠许君友》:“一切终是一场梦,罢了,明日黄花蝶亦悲。”
比喻事物已经过时或失去意义。它通常用来形容已经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事物已经失去当前意义。
过时
有一次,苏东坡下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女:“有谁知道我里面是什么吗?”侍女回答:“文章”。
一个人说:“知识。”
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你满脑子都是不恰当的想法。”苏东坡夸奖他,“最了解我的人,只有昭云。”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自苏轼《东坡题莫谔《蓝田烟雨图》》:“赏莫谔诗,诗中有画;看莫谔画,画中有诗。”
用来形容一首善于描写风景的诗,使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也用来形容一首意境很美的诗。
铁板青铜色
北宋时期,苏轼带着随从出游,他在悬崖上欣赏金鸡菊,随从则在旁边唱起苏轼的词。
苏轼问他们,他的歌词和柳永的歌词有什么区别,他的信徒说:刘太医的歌词“柳外朝风残月”只能由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唱出来,而你的歌词“大江东去”却必须由一个关西大汉拿着铁板唱出来。
后来它被用来形容一种英雄而充满激情的写作风格。
人生犹如梦
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忆旧》:“人生若只如梦,江上明月当斟一杯酒。”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一种豁达开朗、超脱世俗的味道。
粗俗无法治愈
这句话出自宋代苏轼的《于谦和尚陆君宣》诗:“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瘦者可养,俗者不可医。”比喻人若俗了,就无可救药了。
淡妆还是浓妆
出自苏轼《雨后饮湖图》:“若将西湖比西施,淡妆浓抹皆宜。”指清淡清雅与浓妆艳抹两种不同的妆容,也形容园林景观呈现出的绚丽与静谧两种景象。
春梦无痕
出自苏轼《与潘、郭出郊寻春》诗:“人如秋雁,送来消息;物似春梦,消逝无踪。”比喻世事变幻莫测,如春夜梦一场,轻易消失,不留痕迹。
海之家增建
苏轼《东坡志林·三叟语》:“有三位老者相聚,有人问其岁数,……其中一位说:‘海水变成桑田,我就放一枚筹码,从你来了,我的筹码已堆满了十间屋子。’”
这是一则关于三个老人竞相夸耀自己长寿的寓言故事。后来,“海屋筹添”被用来比喻延长寿命,并经常用于生日祝福语中。
永不厌倦读书
用来形容一首诗或一本书写得非常好,读了好几遍也不会觉得厌烦。出自苏轼《送安顿落第西归》:“书有百读,细读深思便知其妙。”
下雨天
用来指任何时候,而不是预定的需要。
出自苏轼《二赤壁》:“吾有一坛酒,珍藏已久,只等君时用。”
宋代,密州知府苏轼因写诗被诬陷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副使。在黄州期间,他结识了两位好朋友。
朋友得了一条鲜鲈鱼,苏轼便托妻子拿酒来,妻子王润之也早已备好酒以备不时之需,两人乘船游赤壁,玩得不亦乐乎。
美丽的女孩
指十六岁的美人。
出自苏轼《李灵侠头戴花座上》诗:“二十多岁的佳人牵着骏马,喝着万瓶美酒在渭城高歌。”
消失
无:不真实,不存在。化为乌有。指彻底消失或归于虚无。
出自苏轼《张知夫送酒六壶,书至酒未送,遂作小诗问之》:哪想,青州六位官员竟不知去向,只剩下先生一人。
延寿浣妃
燕: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宦: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比喻女子体态各异,各有千秋。也比喻艺术作品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出自苏轼《孙申老问莫妙亭》诗:“杜玲评书,重薄刚硬,吾不以为然。短长肥瘦各有风采,谁敢恨玉环飞燕?”
风景如画
意思是山水秀丽如画,形容自然景色美得如画。
出自苏轼《年如娇·赤壁怀古》:“山河如画,时有英雄好汉多。”
独特的
只有一个,没有更多。它用于描述非常稀有的事物。它也用于描述非常珍贵的人或事物。
苏轼《上疏》:“改过无过,随顺善事,无不慎,尧、舜、禹、汤以力,前无古人,秦汉以来独一无二。”
龙肝凤髓
比喻极其稀有和珍贵的食物。
苏轼《江瑶柱传》云:“作席上佳肴,味醇厚,即龙肝凤髓,亦不能与之相比。”
庐山真面目
出自小学时我们都背诵过的苏轼的《西林壁上》诗:“横看是山,直看是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不见庐山真面目,因为我就在这座山里。”
庐山因周武王时伟人匡肃居住的茅屋而得名。它三面环水,十分雄伟,水清风明,风景秀丽。它濒临江河,山上云雾缭绕,难以看清其真貌。
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或人的真面目。
蜗牛角、空有其名、微利
这个词的意思是小而无效的名声或非常小的利润。
出自苏轼《满庭芳》诗:“螺蛳之虚名,蝇头之利,何须争之?”
一切都有自己的主人
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位置。
出自中学时代大家背诵的苏轼《赤壁序》:“天地间,物物有主,非我者,吾不取其一,唯江风清,山月明,耳听为声,目见为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无尽的宝藏,是你我共有的。”
毅力
出自苏轼《晁错说》:“古之立大事者,不但有非凡的才能,且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形容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不可动摇的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宝贵的
意思是说很难做到的事已经做到了,值得珍惜。出自苏轼《荀子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世人谓之稀有而可贵也。”
微风吹拂,水面平静
微风轻轻吹拂,水面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出自苏轼《赤壁序》:“清风徐来,水波不荡。”
太聪明可能会导致错误
妄图耍小聪明,只会因你自己的聪明而拖延或阻碍你。
苏轼《东坡续集·洗婴》:“人人养子,都希望他聪明,我却一生被自己的聪明才智所误导。”作者写了《洗婴》一诗,来吐槽洗婴这件事。
当时作者虽然才华横溢,聪明过人,但屡遭挫折,心中怨气十足,借此表达了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文章的最后 还有一个好消息同大家分享:
历史 趣味 读书 国学
有态度,有温度
子曰东鹤 视频号开通了
去视频号搜索【子曰东鹤】
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关注 陪你过有智识的生活
△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 欢迎把「东鹤书院」推荐给家人朋友 陪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F I N D T H E BOOK 智识 | 思想 东鹤书院 国学 | 趣味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不仅是成语高产者,更是文化瑰宝的创造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