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这些故事多以口头流传的方式流传下来,传递着群众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曹路地区建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民间故事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被誉为“故事之乡”。1990年7月,当时的《上海郊区报》(现《东方城乡报》)举办了“上海农村十大故事王”评选活动,其中有两位曹路人,其中朱国琴荣获首席“故事表演王”,曹刚强荣获“故事创作王”,充分展现了曹路故事的优秀积累和深厚实力。“曹路民间故事”已成功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曹路的一张文化名片。
1月19日,上海农村十佳说书人再次齐聚曹路镇金海文化艺术中心,见证第十二届曹路故事节正式启动,并受聘担任曹路故事艺术顾问,并为曹路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揭牌。
在随后举行的草鲁故事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上海市文联原副主席、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何成伟,中国微小说学会会长、上海故事家协会会长、《故事会》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夏一鸣等嘉宾,从不同维度探讨了民间故事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价值,为进一步扩大草鲁民间故事影响力献计献策。
曹路故事节将涵盖六大系列活动。当天启动仪式后,还举办了2024年“曹路故事集”首场活动。曹路优秀故事家杨秀伟、张步瑶和“上海农村十大故事王”代表黄振良、朱国琴等一同登台表演了《分节承包》《生簪子》《有心不归》等优秀故事,精彩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了故事艺术的魅力。
“草路故事会”由草路说书人、草路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国勤先生主持,每月举办一次,每场活动由2-3位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说书人和1-2位草路说书人共同参与。主持人将以海派清谈形式全程表演,穿插时事故事,并有时事知识、谚语俚语、上海话问答互动贯穿整个活动。 从2024年起,结合镇内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故事选拔大赛、故事传承基地涌现出来的优秀本土故事讲述者,充实提升草鲁故事基层理论宣传队伍,探索以《草鲁故事集》为载体和平台,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地开展理论宣传,努力打通面向群众的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作为今年的创新举措之一,曹路镇整合“义学曹路”品牌与资源,依托辖区内古路中学、二工附属贡路中学、曹路镇大义小学、贡峰小学、古路幼儿园等5所学校,成立曹路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特邀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故事大王黄振良担任项目导师,通过编写一本教材、开设一门课程、编排一部作品、培养一批人才,着力深化曹路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针对普及传承中涌现出来的“好苗子”,已举办四届的草路故事幼苗训练营将邀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被誉为“王小毛之父”的葛明明先生及其团队,设计三天的培训课程和小组打磨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穿插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活动,让草路故事“幼苗子”在理论和实践的打磨中脱颖而出。2024年草路故事选拔赛也将为所有在草路地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文学和故事爱好者提供展示和选拔平台。
今年曹路小镇还将承办“时代的脚步——‘浦东曹路杯’长三角故事邀请赛”,并特别邀请长三角地区的“故事小镇”——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阴市、江苏省无锡市、昆山市、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安徽省桐城市、安徽省滁州市等协办,通过邀请赛的形式,为长三角地区热爱故事创作、展现的人才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曹路镇镇长金利军表示,第十二届曹路故事节将以新起点为起点,通过举办长三角故事邀请赛、故事评选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青少年人才训练营、曹路故事征集、专家座谈会等六大系列活动,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传承、评选推广、展示交流、理论阐释的平台。
【曹路民间故事: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市级非遗的魅力展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