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人活七十而稀有,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活到七十岁的人从来都不常见,在古人眼里,七十岁已经是长寿的极限了。
古人之所以会表达这样的感悟,是因为那个年代,生活水平很差,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再加上医疗水平很差,普通的肺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就可能死去。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和平年代,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而且医疗水平很高,一些过去只能治好的疾病,现在基本都可以完全治愈,比如肺结核。
有些疾病虽然无法治愈,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但是通过科学治疗,这些疾病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有的老人即使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仍然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目前人均寿命已轻松超过70岁。但长寿不能单以年龄来衡量,70岁老人有的还身体健康,有的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哪个老人活得长,一目了然。
所以,即使现在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提高了,但我们还是要关注70岁这个年龄,原因很简单,五六十岁的时候,很多老人可能感觉不到自己明显老了,但是到了70岁,就完全不一样了。
2022年权威期刊《自然》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剑桥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对10名新生儿进行了长达81年的跟踪研究,分析了他们从新生儿阶段到81岁老人骨髓血细胞的变化。研究发现了一个导致老年人血液成分发生“灾难性”变化的过程,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到了70岁后会突然变得老弱病残。
研究结果表明,70岁以后人类造血干细胞群的结构和分化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在一生中逐渐积累突变,老年人血细胞数量的改变解释了为何在70岁以后身体突然变得脆弱,人们会有明显的衰老感,因衰老而导致的疾病也会明显增多。
因此到了70岁,很多老人往往经历一个悬崖式的衰老过程。
70岁被称为老人的人生门槛,只有顺利跨过70岁,才能更好地冲刺八九十岁。步入70岁,老人要做好五件事。
1.年满70岁,老人必须定期去医院体检
70岁时,患病风险增加。
对于老年人来说,不生病的可能性很低,但也没有必要害怕生病,关键是要早发现,这样才能早干预,减少疾病带来的创伤。
2.到了70岁,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
老年人要注意营养均衡,不仅要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才能使机体的免疫力维持在最佳水平。
3. 到了70岁,你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必过于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老年人要记住,只有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使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
4.到了70岁,老人一定要坚持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爱运动的老人更容易长寿。
5. 到了70岁,必须戒烟戒酒
很多老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到了70岁,不管怎样都必须戒掉,否则患病风险会大大增加,生活质量也会大大下降。
【古人七十古来稀,今时长寿不稀奇:医疗进步让带病生存成为可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