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只早黄的黄莺争相飞到向阳的树上栖息,刚飞来的燕子叼着泥土筑巢。纷繁的野花渐渐迷惑了游客的目光,浅浅的春草刚好能盖住马蹄。我最喜欢西湖东岸的美景,永远看不够,尤其是绿柳掩映下的白沙堤,那更是迷人。钱塘湖春游词解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孤山寺:南北朝时陈文帝(522—565年)初年建,名成府,宋代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内、外湖之间,因不与其他山相连,故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阁:也叫贾公亭。 西湖著名景点之一,唐代贾全所建。唐贞元年间(唐德宗年间,785—805年),贾全任杭州巡抚,在钱塘湖上建亭,称“贾亭”或“贾公亭”,建于唐末。水面平:湖水与岸平,即泉水刚涨。初:古汉语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意为时间不长。云脚低:白云叠起,与湖面波涛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故有“云脚低”之说。点出春游的出发点和去向,着重描写湖面景色。多见于雨将至或雨刚停之时。 云脚:贴近地面的云,多见于即将下雨或雨刚停时。“脚”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泛指低垂的云。早莺:初春时节的早莺。黄莺:黄莺,歌声悦耳。争暖树:争着飞向向阳的枝头。暖树:向阳的树。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啄食。燕子驮着泥巴筑巢。春天抬头望去,百鸟鸣唱,黄莺飞舞,以鸟为主。乱花:花朵繁多。凉:副词,逐渐。欲:副词,将要,会。倾眼:令人眼花缭乱。浅草:浅浅的绿草。才:刚好够用。没(米):遮,覆盖。春天低头望去,百花齐放,草长莺飞,春光明媚,以花草为主。浅浅的绿草,刚好能盖住马蹄。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白沙堤(即白堤)位于孤山东北方。行足足:行不厌。足,满意。阴:同“阴”,指树荫。白沙堤:现在的白堤,又称沙堤、短桥堤,位于西湖东岸,唐代以前已有。 白居易任杭州巡抚时所建的白帝,在钱塘门外,也是其中之一。 《钱塘湖春游》背景:清二年(822)七月,白居易出任杭州巡抚,宝历元年(825)三月,又出任苏州巡抚。所以,这首《钱塘湖春游》诗写于长庆三年至四年(823—824)间的春天。 《钱塘湖春游》赏析:白居易在杭州时,写了许多描写湖光山色的诗。这首诗与环境、季节的特点紧密联系,把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描绘得生动、贴切。诗的上联与题意紧密联系,写湖景。首句就点出了钱塘湖的位置和周围的“错落有致的楼台”。 两个地名连用,表现出一种流动感,表明诗人正在行走、观望。第二句描写了湖面的景色:泉水初涨,水面与堤岸平齐,天空白云与湖面波光相连,这是典型的江南春湖水态和自然面貌。
第二联写仰望时所见的鸟雀。黄莺啼鸣,燕子翩翩起舞,显示出春天的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优美流畅的歌声,向大地传播春天归来的喜讯;燕子穿花流水,驮泥筑巢,鼓舞人们开始春季劳动。“几处”两个字,勾勒出黄莺鸣叫的回响和诗人四处寻声的状态。“谁家”一问,显示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第三联写俯视时所见的花草。由于是初春,还不是百花齐放的季节,所以所看到的不是五彩缤纷,而是东边一丛,西边一丛,用“乱”字来形容。 春草尚未长得茂盛,只如马蹄般长,故用“浅浅”二字形容。此联中的“渐欲”、“可”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使客观的自然景色变成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风景,感染了读者。这两联对春游西湖所见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用“初”、“新”、“争”、“啄”表现了莺燕新飞的动态;用“乱”、“浅浅”、“渐欲”、“可”形容花草繁茂的趋势。准确而生动地揭示了诗人边走边欣赏的初春天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前诗人谢灵运的“春草长在池边,园柳化作鸣鸟”(《登池楼》)两句之所以如此精彩,令人赞叹,是因为他写的是看到四季更替的喜悦。《钱塘春行》的上述两联,在意境上颇为相似,但白居易的诗作更为开阔。
末联简略地描写了诗人最喜爱的湖东沙堤。白堤贯穿钱塘湖,在湖东,整个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在绿杨掩映中,平整纤细的白沙堤静静地躺在碧波中。堤上骑马的人春天来来往往,欣赏着春日的美景。诗人置身其中,欣赏着湖光山色,心旷神怡。“行路不足”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景色美得让诗人意气风发。中国历史上,在杭州担任过巡抚或知府的名人很多,但最著名的当属唐宋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 他们在杭州任职期间不仅留下了令后人敬仰的功绩,还留下了许多描写杭州和西湖美景的诗文轶闻,所以人们又称他们为“风流督抚”。白居易的七言诗《游钱塘湖春》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春色秀丽、万物在春光沐浴下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流露出诗人自己陶醉于这美景中的心态。“孤山寺北,嘉亭西,水面刚平云雾低。”诗中第一句是位置,第二句是远景。孤山位于西湖后湖和外湖之间,群峰重重,上有孤山寺,登山望去,景色秀丽。 据《唐语林》卷六记载,嘉亭始建于贞元年间,建后不到五六十年便废置。白居易写此诗时,此亭尚在,也算西湖一处名胜。白居易先到孤山寺北、嘉亭西,放眼望去,冬水荡漾,云雾低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初平”表达了白居易对冬季西湖的独特感受。由于春雨不断,现在的湖面似乎比冬天上涨了不少,似乎马上就要与视线平齐了。这种水面与视线平齐的感觉,只有面对一片浩瀚水面的人才能体会到,也是只有对西湖有深切了解和热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觉。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天空中低垂的云彩,构成了一幅宁静的西湖水墨画。当诗人正默默欣赏西湖静如处女的韵味时,耳边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与云的交界处收回,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置身于一个充满春意的美丽世界。 “几只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只掩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这首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引人注目的句子,也是白居易描写春天,特别是描写西湖春色的诗句的点睛之笔。几处,就是几处,甚至很多处。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活泼的小生命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夺第一只见太阳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错过了。一个“争”字,让人感觉到春天的稀有和珍贵。人家屋檐下的燕子也在忙着挑泥筑巢。用“啄”字来形容燕子忙碌而兴奋的样子,仿佛把小燕子都带上了生命。
这两句着重描写了黄莺、燕子的动态,使全诗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黄莺是公认的春天的歌者,听它们优美的歌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魅力;燕子是候鸟,它们随着春天回到故乡,忙碌地重建家园,迎接新生。看着它们飞来飞去,筑巢筑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白居易在形象拟人地描写了天空中的飞鸟之后,把目光转向了脚下的草木,“花乱得眼花缭乱,浅草只掩得马蹄声。”这也是一种充满情感与生机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乱得眼花缭乱,使赏花人的眼睛都晕了。 这样的写法在别人的诗中很少见到,但这种独特的感觉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风景时所体会到的。漫山遍野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白居易简直不知道该看哪里,也说不出哪一处更好看,只觉得眼花缭乱,心神不宁。真是美得让人应接不暇。“花乱目眩”是停下脚步细细观赏,而“浅草掩马蹄”则是骑马踏青。在西湖碧草茵茵、鲜花缤纷的美景中,与两三好友在自由自在地游山玩水,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轻松悠闲的心情,于是便在绿草茵茵的草地上缓缓行走,踏在长长的白堤上。
诗人在指点湖光山色、流连忘返之时,无意间瞥见马蹄在草地上起起落落、时隐时现的景象,觉得格外有趣,便写进诗中。这一不经意的一笔,给全诗增添了不少活泼的情趣和雅致的闲适。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如何,美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因为自然界的景色不可能绝对美丽,这种美隐藏在创造它们或观察它们的人的心灵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游》恰恰说明了这个审美的道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在白居易眼里,它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因为他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发现和体验。 或者在影视风光中,听到、看到名胜古迹的美景,心里不禁无限向往,但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觉得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动人、那么美好。这是因为人们不能用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景观,而是带着先入为主的、过分高傲的,甚至有些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古往今来,西湖都向人们展现出无比美丽的春色,许多人都曾目睹过西湖的春色。但最终只有少数几幅作品还能广为流传。白居易正是因为有着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能力,才能够在无数游西湖的游客中,用独到的眼光发现它的动人风采,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片人间仙境。
白居易没有看到很多“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和“某人家”。如果是别人,他或许会为没有来到“处处”都能听到黄莺和“家家”都能有燕子的季节而感到遗憾,会想晚来十天或半个月就好了。但白居易却不这么认为。少也有好处,正因为少,才有“早莺”和“新燕”,才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如果诗人没有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的心,他大概就不会被这几声春之使者所感动和陶醉,而愉快地写出这首动人的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闻到花的芬芳,看到草的美丽,为到处点缀的五彩缤纷的野花而迷惑,为覆盖马蹄的青草而感叹。 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能发现美和春天的眼睛。因此,他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甚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那片绿柳掩映下的白沙堤。”白居易在杭州任巡抚时,确实筑堤蓄水,灌溉百姓的田地。但堤防位于钱塘门北,后人却误以为白堤就是白居易所筑。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嘉亭出发,一直到湖东岸和白堤。一路上,在碧湖青山的美景中,诗人欣赏着鸟鸣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之中。 最后,他沿着绿柳掩映下的白沙堤走去,每走几步就回头一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万物奏响的春天赞歌在我耳边回荡,一首充满自然融合趣味的优美诗篇在心中流淌。前人说“乐天的诗情深意切,触人肝脾,随物而形,处处充盈”(王若虚《霍南诗话》),“乐天的诗意深邃可爱,常以眼前之物为感悟,皆是他人所不说”(田文《古欢堂选》)。这首诗语言朴实易懂,清新自然,用平实的语言把精心挑选的场景写进诗中。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赏析,白居易经典诗句解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