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重要性,不必争论,说是“治国大业,不朽之事”,就是在强调它的重要性。不过,强调也有度,文章的作用或许没有他说的那么重要,但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我觉得他们的观点还是有传承的。秦国因为李斯的《谏议》而善待外族人才,国家繁荣,完成了统一大业。也可以看出孔子和曹丕说的都是对的。
文章从来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诗、词、歌、赋、书、奏折、策、文等。“兴、观、曲、源”,各种内容都可以在文章中体现出来。文章可以传达道义,抒发情感,讲道理,表达思想。能写文章,自然是一门高深的本事。千百年来,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屈指可数,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唐宋八大家等等。
韩愈说“师者教,道者明”,文章亦然。要启发人,使人思考,才能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明确的方法和目标,巧妙地解决问题。文章要有观点、有理、有情。理分析的目的是阐明道理,让读者接受观点;情分析的目的是吸引读者,让读者感受到美的享受。“精彩文章,共赏其妙,异想天开,共议其所”。
写文章似乎没有什么诀窍或秘诀。鲁迅说:“我不能告诉你怎样写一篇文章。”写作没有固定的法则,所以“得失心知肚明”。文章有时是定制的,如“四六体”、“八股文”、“上下”、“引申、发展、转折、结论”,这些都有形式美和完整性。但至于内容,全是无关紧要的套话、空话、假话,甚至谎言,没有诚意,与民生国计无关。
文章的作用和意义,不是为了装饰什么。“肩负道义重担,手写文章妙笔。”文章的使命和责任是伟大的,它不是玩具、游戏。“文学承载真理。”文章在解放人心、开阔思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开启人智慧的钥匙。总之,文章要对人有益,要教育人、启发人,要让读者“读有所获”。
关于读书、评论、写文章,陆机写了《文赋》,刘勰写了《文心雕龙》,他们当时所用的标准,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过时”,但还是很积极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如今,随着报纸、网络的普及,文章也不少。因为工作需要、爱好,我经常看。但好文章却少之又少。如今媒体上的文章很多,而且大多是“官文”、“应景文”、“捞钱文”等,写些无关紧要的文字,说些与大局无关的话,文章内容不充实,不深刻,不具有前瞻性,而且文章越来越“千篇一律”,越来越不新颖,枯燥无味。
这是一个需要好文章的时代,但也是一个缺少好文章的时代!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创作?年轻人,用激情和理性编织美好的未来!用丰富的色彩写出关于生活和社会的精彩文章!用你们的才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画上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人民网
【文章千古事:从曹丕到孔子,看文章的重要性与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