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我深深地喜爱着冬至,炊烟缭绕着我的家乡。每一次,《北国之春》的旋律就会响起。每年,寒风吹过脸颊,思念飘过来,残雪消融,溪水潺潺,谁担不起故乡的爱?
虽然说“身在异国,犹在祖国,久远异国便是故乡”。我工作、结婚、生子。我在异国他乡生活了26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很满足。但对于我来说,我的家乡是唯一的。这是在呼伦贝尔。它寒冷而孤独,诗情画意,不傲不卑却又压抑。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一个小镇长大,每年冬天经历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是家常便饭,我已经习惯了。然而,家乡难忘的记忆不是寒冷,而是新年。这是一个大家庭最有仪式感的时刻。忙碌的一年里,他们只有几天的休息时间。一家人悠闲地坐着,灯火通明。除夕之夜,我仿佛又看到了巷子和街道。白雪中闪烁着灯光。是奶奶给我贴红纸在罐头上做的小灯笼吗?
我的祖父母是从山东运城来到这里的。他们总是住在一起。我的祖父母是一家之主,给了我们兄妹三人无与伦比的爱。我的父母被边缘化了。现在我记得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只是:“妈妈,我们该做什么菜呢?” “我们喝点羊肉汤吧。”寒冷的冬天,土地结冰,雪厚到能埋一整只羊的时候,爷爷或父亲每年冬天都会买一两只羊(我们家叫羊),冻在雪里。食用时,用斧子劈开,将骨头和肉一起放入锅中煮(这样汤味浓郁)。煮好后,把肉从骨头上去掉,放回锅里,加入白菜。鲜美的羊肉汤做成的粉丝,配上牛奶和面粉煎饼,在滴水成冰的冬天,全家人都感到温暖。
从腊月开始,每天晚饭后,包饺子的馅料有牛肉、萝卜、羊肉、胡萝卜、猪肉、白菜三种。每包完后,取出放在串肉串上自然冷冻,然后在-40C下保存。冬天,当包裹下一个窗帘时,窗帘会因寒冷而吱吱作响,然后将其倒入面粉袋中,然后又开始循环。每个馅料装在一个重约50公斤面条的袋子里,放在仓库里。食用时,无需解冻,直接放入锅中。但每年大年初一早上,饺子一定要新鲜包。奶奶说应该用素馅儿做。她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纯洁、平安。除夕和大年初一的饺子从锅里拿出来后,必须捞出三四个,请神明和祖先先吃。
腊月二十三以后,爷爷就要堆元宝。每个大元宝中都会装满许多用金箔纸捻成的小银片,预示着来年财源广进。爷爷还带我们去买年画、鞭炮、冻梨、冻柿子。年画一张一张地铺在雪地上。你可以随意选择。很多年画风格统一,都是大胖娃娃、鱼。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一幅杨柳青年画。后来又出现了《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等神话传说的年画,以及类似《红楼梦》、《西厢记》的年画,一套四张。那年我30岁选了那套《牡丹亭》张年画,岁月流逝,已经越来越模糊,只剩下最著名的一句歌词:“美好的时光和美好的风景在天上,谁的房子在”享受快乐,像鲜花和美好的家庭,像时间的流逝。”
腊月二十五以后,爸爸妈妈就会做炸萝卜丸子、炸大丸子(外面裹着面糊的牛肉丸子)、酥白肉、炸肉片、冻柿子炒糖饼。炸整条大鱼、煮大块猪肉等,将挑选好的放入碗中,上面放上香菜叶,祭祀祖先。
腊月二十七,奶奶会贴灯笼,是用铁丝做成的圆灯笼。奶奶会用鲜红的纸贴上,并用金纸剪出上下的祥云图案,然后用金色的皱纹纸粘上去。灯笼穗。或者贴成西瓜皮的形状。所谓西瓜皮,就是按照灯笼的骨架来造型的。每片花瓣都是一种颜色,如红、黄、蓝、绿等,而不是单一的红色。至于贴哪个灯笼,就看我和奶奶的心情了。贴好的灯笼用蜡烛(后来改为灯泡)点燃,像国旗一样升到灯杆顶端。洁白的雪映着千家万户的红灯笼。炊烟升起,怀念蔓延,一缕缕,转了千百遍,如影随形,老歌新声仿佛就在昨天,可现在却再也看不到奶奶做的灯笼了。
奶奶,我最亲爱的奶奶,您离开的二十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您。你给我缝制的那双羊毛羊皮手套和那件红色圆点纽扣棉袄还在那里。遗忘与铭记,是彼此最美好的回忆。昏暗的路灯下,在这个路口,面向东北方向,往事刚刚化为一声呼唤,“奶奶,又到了除夕夜,你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山川辽阔,想你再尝一碗人间烟火。
除夕之夜,奶奶会在家里每扇门的两侧贴上一个倒三角形,上面贴着红纸,并在里面放上骨灰,以便给门神烧香。她还会给辛苦一年的自行车、锄头、扫帚等物品贴上“福”字,在擀面杖上贴上福字。菜刀等,贴在饺子皮上静置。父亲和弟弟从前门开始,向里贴春联。年夜饭是爸爸精心准备的一顿盛宴。他是一位出色的厨师,但多年来我只触及了表面。带皮红烧牛头、羊肚、牛百叶,还有五花肉、锅包肉、红薯丝、红烧牛肉丸、牛筋、羊头肉……印象中他不爱吃。蔬菜非常多。除夕夜睡觉前,爷爷会用一根中等粗的木棍堵住门,说这是挡灾避祸的门棍,祈求来年平安幸福。
大年初一,我三四点钟就起床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爷爷带领全家从外到内烧元宝,先到大门,再到院子里的神,再到屋里,最后到灶王爷那里烧。锭。希望他们向上天说好话,保佑下界平安,最后给祖先上香磕头。做完这些事情,吃早饭之前,我们要给爷爷奶奶磕头。这时,我们的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脸上洋溢着幸福和笑容。一进腊月爷爷就给我们准备了压岁钱。吃完早饭,家里来磕头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哥哥们想跟爸爸去拜年,我没去。奶奶说,女孩子要等到大年初一太阳出来之后才能出门。
每一个和爷爷奶奶一起迎接的新年都是欢乐而温馨的,有最过年的感觉,也充满了期待。在遥远的北方,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小镇里,祖辈们一直陪伴着儿孙们从少年到老年。几十年来,爸爸妈妈给予了祖父母一贯的孝心和关怀。祖父母掌握经济权力。说实话。爷爷早上会喝一壶酒。不管他多忙,我们都会做菜给他下酒。有时就是最简单的葱炒鸡蛋,晚上喝点牛奶加荷包蛋。后来家里不再养牛了,我们就给爷爷奶奶买奶粉。等我爷爷95岁,奶奶80岁的时候,他们会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每天都是这样。奶奶,我最亲爱的奶奶,在您眼里一切都是好的。你疼爱的孙女不再是那个提着篮子采蘑菇的小女孩了。她已经没有想去异国他乡的欲望了。她知天命,两鬓泛起淡淡的霜。我不禁想,夕阳下的故乡在哪里,我家人的土地,我父母的国家,我的兄弟就像我的老父亲一样。人生所有的拥有,最珍贵的就是此时此刻,汹涌的潮水,海草碎石中的牡蛎,市集蔬菜上的瓢虫,雨后的山峦,和我的家人坐在一起。家庭。除夕。
我在山东生活了很多年。现在想来,当时过年的很多细节和讲究,还是鲁西南的风俗习惯。虽已游历多年,当地发音虽未变,却很难再回到故乡。新年之际,我们表达了对家乡、对齐鲁富饶的土地、对家乡的亲人最深切的思念。
故乡远方,往事无边。鲁迅老师的故乡是三味书店和闰土。汪曾祺老师至今怀念的还是家乡高邮的咸鸭蛋。秋天的故乡,是郁达夫心中最美的故乡,也是我最怀念的故乡。除夕之夜,沉睡在异乡的爷爷奶奶,万里冰雪覆盖大地。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映照着千家万户的灯光。此刻,2021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乐声飘扬,带着忧郁的希望,就像寒泉,就像人间的冷暖。此刻,风吹动了金色的窗纱。春天来了。能带来家乡融雪的消息吗?
【谁担不起家乡的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