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升起天山之上,茫茫云海之中。玉门关,风吹万里。
汉人踏上白路,胡人眺望青海湾。这场战斗的起因是没有人回来。
守军们看着一旁,脸上都是愁容满面,想着要回家。高楼如今夜,叹息未足。
《关山月》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这首诗以明月为媒介,描写边防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边防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部充满古典韵味和边塞情怀的杰作。
诗首句“明月升天山之上,茫茫云海之间”,以雄伟的天山和浩瀚的云海为背景,勾勒出一幅雄伟的月夜画卷。边境要塞的。明月从天山之巅升起,照耀着辽阔的大地。云海滚滚,气象万千。这样的开头不仅为全诗奠定了强有力的基调,也为接下来的抒情内容做了铺垫。
接下来“风吹万里,吹过玉门关”,诗人以风吹过玉门关的壮丽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边关的空旷和孤独。玉门关作为古代重要的边境关隘之一,见证了无数将士的生死和边塞的沧桑。长风吹过,似乎能听到悠扬的羌笛声和士兵的呐喊声。
诗中“汉下百度路,胡望青海湾”取材于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和地理位置,寓意战争的紧张和边疆的不稳定。白登路、青海湾,这些地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诗词在表达边塞情怀的同时也充满了历史感。
而“我来到战场,却无人归来”的感叹,更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战场上,尸横遍野,没有发现任何人。这一幕,让人心生悲痛。通过这样直白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的最后两句“戍边望边城,愁思归乡,高楼如夜,一阵叹息”,回归到了个体的情感。边境官员。守军们望着边陲小镇,脸上写满了思乡之情。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和守边的艰辛。高楼之夜,叹息不闲,是从高楼上的美女或远亲的角度,思考边防军人的处境,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李白《关山月》 原文及赏析:明月下的边疆情怀】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李白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意境,这首《关山月》也一样,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月光下的边塞,感受着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尤其是“明月出天山,照我征战地”这两句,写得雄浑壮阔,令人心潮澎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笔下的边塞,充满了诗情画意,与其他诗人描写的那种苍凉悲壮的感觉截然不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中的“关山月”意象,象征着边塞的荒凉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明月,关山,征战,这些意象的组合,让这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不愧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中的“明月”和“边疆”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想要反复吟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用月光来渲染边塞的氛围,真是妙笔生花!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明月出天山”这一句,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真好啊,读完之后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不仅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的诗歌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豪迈的气概,这首《关山月》也不例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让人为之动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照我征战地”这一句,充满了英雄气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不仅是写景,更是抒情,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读起来有一种壮阔的感觉,令人心胸开阔。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堪称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