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诗词不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记忆力。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读书,多读古诗词,亲身经历事情,从孩子的感受出发,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开始每天一起阅读,每天推荐一篇文章,向100天的目标冲刺吧!
惠冲《春江晚景两图》
宋代: 苏轼
竹外有两三枝桃花,是春江水暖的预兆。
地上铺满了艾草,芦芽短了,正是河豚鱼即将来临的时候。
两两个人回到洪家,想要脱离队伍,但依依还是一副从北方回来的人的样子。
远知朔漠风雪多,江南待春。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诗书画俱佳。他的文笔奔放、清晰、流畅。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清新雄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力独特。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派豪放,对后世影响巨大。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作的两幅画题诗。据说这首诗是在江阴写的。
作品欣赏
这是一首关于绘画的诗。惠充的《春江晚景》没有流传下来,但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片竹林,两三朵桃花,一条河,几只鸭子,河岸上长满了艾草。芦苇芽刚刚破土而出,天上还有两两只归来的鸟儿。看不到河豚,但饕餮的苏轼却在想:河豚该上菜了。用艾草和芦芽炖的,比东坡肉鲜多了。
【《小学生必读古诗词》惠冲《春江晚景》两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