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22课《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及教案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类型: 寓言

主教练:林秋石

地点: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

上课时长:一学时

教学理念基于:

1、“根据课程标准”:

《课标》 总体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能够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汉语。

《课标》 阶段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用普通话朗读;阅读时理解叙述、讨论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简单的文言文,了解基本内容;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思考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注重积累、感悟、运用。

《课标》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倡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创造性的阅读。

《课标》 评价建议: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评相结合,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创造性阅读的评价。

2、“持有教材”:

紧扣寓言的特点:——个故事、寓意和启示。

文言特点—— 积累文言词语。

3、“重视学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基于青春期男生强烈的竞争心理,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

4.“可检测”:

通过“自学测试”、“提高训练”、“巩固拓展”等教学环节,检验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阅读这篇简单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谨慎对待外界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从不同角度思考获得更多灵感,培养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明确课文意思,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总结意思。

2.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发挥你的想象力,借助“民道”感受“谣言”的荒谬。

【教学难点】

1、多角度思考,获得不同的启发。

2.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 读、说、练相结合

3.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发展相结合

4. 竞赛游戏

【教学创新】

1、借助“三看课文”阅读教学,设计阶梯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巩固和提高。

2、利用想象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流程】

话题介绍:

《一言千金》故事就介绍了这个话题。该主题的字面意思是什么?根据您以前学习寓言和文言文的经验,请告诉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明确:“挖井得人”;正确读出人物、句子的发音,理解故事,理解意思。

教学活动一

看一下课文——,以正确的发音读出句子并阐明课文的含义。

1.读出正确的注音句子:

(课程标准依据: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用普通话朗读。)

1、学生代表朗读,同学纠正错误。

2、全班一起朗读,老师点评。

说清楚:正确读出汉字和句子的读音。

2.明确文本含义:

(课程标准基础: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

1. 指出并讲述课文讲述的故事。

澄清:此链接旨在了解学生的预习状态。

2.学生利用书中的注释或参考书理清单词和课文的含义,完成辅导计划1。

(一)自主探索

(二)班内交流

清晰度:如果学生预习效果好,这个环节可以简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方法指导。

教学活动二

其次阅读课文——,理清思路,分析含义。

1.明确你的想法:

(课程标准基础:在透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思考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培养个性,并培养创新合作精神,)1.默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完成辅导计划2.

2.班内交流。

清晰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鼓励学生从情节、表达方式、重要词语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表达。

2、分析意义:

(课程标准基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创造性的阅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1.从不同角度复述故事。 (此链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减。)

2、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意义。 (如丁、郭仁、宋军等)

清晰:丁的观点——讲清楚,避免误解;中国人视角——不信谣、不传谣;宋军的观点——听到信息一定要求证,辨别真伪。

七年级上册22课《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及教案

教学活动三

查看文本—— 来扩展您的想象力并应用您所学到的知识

1、想象力拓展:

(课程标准依据: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1、学生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

2. 教师指南。 (漏了一句“国之道”)

3、学生再读一遍课文。

4、发挥你的想象,“国道”背后的情况是怎样的?

澄清: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重音、停顿和练习,结合人物情感;中国人如何“道”?造谣者的身份到底是什么?谣言是在什么情况下传播的?老师可以示范一下。

2. 学以致用:

(课程标准基础: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汉语。)

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送人过井”这样的现象呢?如果你是被谣言伤害的人

伙计,你会怎么做?

明确:比如李咏“移民”传闻;重庆女司机“变道”撞公交车传闻;彭宇案;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的剧情;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异性互动;课堂上遗失的东西;背后说脏话……

结论:读一篇好文章,就像和一个高尚、睿智的人交谈。《吕氏春秋》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愿意读整本书吗?吕不韦还有一个故事,叫“奇物可居”。这是怎么回事?成语“一言千金”有一个孪生兄弟,叫“一诺千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用“课文三读”的方法学习了《穿井得一人》。你能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同类型的文章吗?课本是汉语的一小部分,但书海却是汉语的一大部分。希望你通过广泛的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穿井得一人》 教程案例

(绳索切木,滴水穿石,通过学习本课,你可以积累文言文,培养想象力,学会多角度思考,你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班级: 姓名:

【基础测试】

1. 解释突出显示的文言文并尝试口译全文:

宋朝的丁家家里没有井,所以经常用它来灌溉和排水。他们经常独自住在外面。当他的家人穿过一口井时,他告诉人们:“我穿过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闻之,传曰:“丁过井得人。”国人曰:吾闻宋君之事。 宋君命人问丁之事。丁对他说:“要得到使者,不必得到井里的人。”想听(),总比不听()好。

【提升训练】

2.整理文章写作思路并填写表格

丁氏()民谣—— 中国人()民谣—— 宋军()民谣

3、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含义。 (丁家、华夏人、宋军……)

4.我们结合实际来谈谈。这个寓言所讽刺的现象今天还存在吗?你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

【课外拓展】

4.新故事:(选择一个主题,作文)

(1) 改变文中的一个情节,看看意思是否相同?

(2)自己或小组写一篇寓言。

(3)想象一下,如果“丁”来到我们云南农大附中,会发生什么故事?

5、用“三看课文”的方法读《三则寓言》,自己尝试命题(或与同学合作)并回答问题。

三个寓言

(1) 将婴儿诱入河中,从《吕氏春秋·察今》中选择

【原来的】

当有人过河时,看到有人想把婴儿引诱到河里,婴儿就会哭。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父亲善于旅行。”虽然他的父亲很擅长旅行,但是他的儿子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擅长旅行呢?如果你做出这样的事,你肯定会不听话。

【翻译】

一名男子路过河边,看到有人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进河里。孩子哭得很大声。路过河边的人问他为什么把孩子扔进河里。他说:“这孩子的爸爸游泳技术很好!”即使父亲擅长游泳,他的孩子就一定擅长游泳吗?这样处理事情,必然是荒唐的。

【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一是:技能的获得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先天遗传。永远不要强迫别人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二是:办事必须立足实际。环境中的物体或事物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相应变化,因人而异。

三是:不要凭主观假设做事。

第四是:当“对象”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必须随之改变,否则就会酿成大错。

(2) 根据表格从《吕氏春秋·察今》中选择

【原来的】

荆人欲攻宋,便派人先显水。荆民不知水流汹涌,夜里涉水而过。淹死千余人,军心惊恐,全军覆没。本来可以先展示一下来引导他们,但现在水变了,数量更多了,京人还是按规矩来引导他们,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翻译】

楚人想偷袭宋朝,于是派人在河上标记。河水水位突然上涨。楚人不知道此事,便在夜间顺着原来的痕迹涉水而亡。一千多人,士兵们的惨叫声如同房屋倒塌的声音。以前,他们在范河上做记号,就可以根据记号过河。现在,水位发生了变化,河水上涨了很多。楚人仍然按照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意义】

1、随着时代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失败。

2.讽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遇到某些情况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千篇一律的人。

(3)疑似邻居偷了从《列子·说符》中选择的斧头

【原来的】

如果一个人有一把死斧,他指的是他邻居的儿子。根据他走路的脚步,他可能正在偷一把斧头;他的颜色可能是偷斧头;他的话可能是在偷斧头;他的行为和态度可能表明他什么也不做,但没有偷斧头。

【翻译】

从前,有一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那人走路的样子来看,他就像是偷了斧子的人。从他的表情来看,也像是偷了斧子的人。从他的口气看来,他更像是偷了斧子的人。那人的言行举止,都像是一个斧头贼。

后来,丢斧头的人在山谷里挖掘时,挖出了斧头。当他仔细观察邻居的儿子时,他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头的人,他的表情也不像偷斧头的人。他是个偷斧头的人;他的话听起来不像是在偷斧头。

不要对一个人不小心。他的言行举止看起来不会像个斧头贼。

【释义】怀疑。如果怀疑太高,好人就会被视为坏人。

问题1.

回答:

问题2。

回答:

问题3。

回答:

用户评论

|赤;焰﹏゛

这个教案设计得真不错,把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讲得很有意思,学生应该很喜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感觉这篇文章很有深度,适合七年级的学生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这个教案很实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教学设计很新颖,可以试试用这个方法上课。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这个教案太好了,可以借鉴一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很到位,设计了很多互动环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教学目标很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也很具体。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全网暗恋者

这个教案很详细,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很喜欢这个教案的教学设计,很有创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这个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非常棒的教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折木

这个教案真的很有帮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内容丰富,设计合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很实用,值得收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非常不错的教学设计!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这个教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感觉这个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很有参考价值,谢谢分享!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这个教案很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年级上册22课《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及教案】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一天一句话,从头学文言14:这些“中国人”是你想象的那样吗? 下一篇:旗尚中文|第六单元第22课《四个寓言》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