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常建的出生年月不详,有说是708年,也有说是765年。他的祖籍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常建与王昌龄同榜进..
公元767年秋天,杜甫到达夔州(四川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他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
律诗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而说到律诗,就不得不提一位对律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诗人杜甫。特别是杜甫的..
李白与杜甫是唐诗的顶峰,但他们的诗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美。李白的诗是“放浪纵恣,摆去拘束”,是天才的抒发,难以效仿;而杜甫的诗是“铺陈始终,排比声韵”,是有规矩可..
唐代宗大历二年重阳节这天,年迈的杜甫在客居之地夔州(今重庆奉节)独自登上高处,写下了一首被后人称为“七律之冠”的千古名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创作背景:雍正十年(1732年)农历八月初八,郑板桥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了乡试,乡试后游览了南京的名胜古迹,创作了《念奴娇·胭脂井》。郑燮简介:郑板桥(1693—..
题外话:读郑板桥家书,手里的版本包含十一封书信,以及林语堂先生对应的英译。忘了买这个版本的初衷,为了学习英文?对照着文言文看英文的感觉很奇特。英文赤裸裸的感觉,..
创作背景: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做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济饥民的事,得罪了上司,这首诗是郑板桥被罢官离开潍县回乡时,告别潍县绅士民之作。郑燮简介:郑板桥..
“诸葛大名垂宇宙”,对于诸葛丞相,千古以来倍受赞誉。他的《诫子书》篇幅虽短,但其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可谓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