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并肩战“疫”志愿同行
“当前,吃点苦,流点汗没啥。我们愿意冲在前当先锋,因为我们是志愿者。困难再多,问题再大,还是要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责任。”面对社区群众,正在参加公共场所消毒工作的天长市退役志愿者徐琰响亮地说出这样一番话。而此刻,她的丈夫,作为天长市医院医疗专家组成员,为了防控,已经一周没有回家。
连日来,在安徽天长,有着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像徐琰一样,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走乡村,进小区,宣传防控知识,分发防疫物资,疏导群众情绪,积极传播正能量,成为打赢防控战的中坚力量。
志愿服务是爱心、是力量,更是信心。天长是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遍布城乡各地的“红马甲”们通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已经将开展“巧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忧心事,当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防控战刚刚打响之际,天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天长市文明办就相继发出倡议书,当地志愿者纷纷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他们统一行动听指挥,科学专业做服务,为打赢防控战,贡献爱心、智慧和力量。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我们是一家人
“瓜子、花生、果汁、汤圆、白糖、陈醋、酱油……”眼前的一张购物小票显示的交易时间是除夕当天下午的3点48分,地点是天长市区的某家超市。随后,小票的主人冒着雨、流着汗,来到天宝社区某栋住宅楼的504室,放下两大包沉甸甸的年货,她已经累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了。隔着已经贴上大红福字的防盗门,她和门里的一家三口互致了新春问候和祝福。“杨,太感谢你了,快回家过年吧。”“没什么,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两天,我都会打电话给你,有问题尽管说”。
“她”是天宝社区干部、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杨梅;门里的一家三口头一天刚从武汉返乡。得到信息,杨梅很快和同事们当天就上门劝说这家人按照天长市防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自觉遵守居家隔离规定。户主王先生明白事理,倒是很配合。不过,他们也有困难,一路匆忙,到了这时候,家里的年货还没备齐,特别是各种副食品,没有着落。面对王先生一家期待的目光,杨梅和她的志愿者伙伴没有迟疑,一口应承,包下了代办年货的任务。而在天宝社区,像王先生这样的武汉返乡人员足足有50多户,对他们的情况,杨梅和她的志愿者伙伴们在几天之内做到了全面和精准地掌握。有的家庭需要修理水电、有的家庭需要代办琐事、有的家庭需要代买年货,这些琐碎的事情,都被社区的“志愿者”们承包下来了。
隔人不隔心,服务显真情。在众多志愿者的努力下,防控期间,天长市重点人群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生活得到关心,精神得到慰藉,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我们不干 谁来干
“我是党员,又是志愿者。任务来了,我们不干谁来干?”听到同事的劝说,永丰镇双庙村党总支、志愿者李明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当前,目睹李明凡事冲在前面的情景,许多人都竖起了大拇指。两个月前,李明因重症做了手术,术后仅一个多月,他便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妻子心疼他,劝他在家休息,他却说:“现在是防控的关键时刻,村里人手本来就缺。关键时刻,我这个当的,怎能袖手旁观。”
李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和志愿者伙伴们将全村分成若干网格,挂图作战、逐户摸排。查人查车查信息。工作群里,上级一道命令下来,急如风火,但就是再难,他们也咬着牙顶着压力执行了。志愿者们仅仅用了一两天时间,就基本摸清了本村600多户的最新情况。他们提供的信息,既准又快,为应急指挥部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人熟地熟情况熟,这是村(社区)党员志愿者们的优势。“我们不干谁来干?”这是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不惧、不畏寒风。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一方安危。
缺少专业防护服,天长市的一位城市社区党总支、志愿者李伟和志愿者同事王正翰土法上马,用普通雨衣进行改装,做了简单防护,去确诊病例家住的小区和楼道进行消毒。人手不够,社区、志愿者陶学梅带头,过年期间加班“全覆盖”,一天也没能好好陪陪家人。而她的爱人常年在在外工作,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团聚。社区志愿者陆仁芳、杨金美在防控期间开启“夫妻同心做表率”模式,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参与信息排查核实,登门劝导教育,疏导重点人群情绪,普及科学防控知识等诸多工作。蓝天救援队四位志愿者在应急管理部门的指挥下,携带急需的物资,驰援武汉……
“非常时期,只要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度难关,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这就是党员先锋力量,这就是志愿者精神。
并肩战“疫” 文化志愿者有话要说
“广大群众听我言,此次有点嫌……一劝走亲赶紧停,肉眼难把病毒辨。二劝不要聚众玩,冠状病毒人传人”。为了用方言录制这段视频,天长市文化志愿者联合会成员文陈义军花了不少心思。“我是一名文化志愿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生后,我一直在考虑通过文艺表演的方式开展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自觉做好防控工作。希望这样的短视频能够让大家会心一笑的同时,更记牢科学防控的相关知识”陈义军说。
连日来,天长市文化志愿者联合会成员陈义军以传统曲艺“千秋评书”方式录制的《防治十大劝》以及《致天长市民一封信》等视频,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广为传播,还被网和新华网推出,被当地市民的聊天群和朋友圈一再转发,起到很好的宣传引导效果。在安徽天长,现在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志愿者和文艺爱好者像陈义军一样,已经行动起来,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天赋和专长,利用小品、地方戏等形式录制短视频作品进行传播。书画和作家志愿者们也主动请缨,他们绘画泼墨,集中创作了一大批有筋骨,有温情,有担当的作品,并开设了网络书画展、散文专栏,全力支持一线战斗,普及防控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强化舆论引导,坚定社会大众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的信心……
移风易俗 文明实践用情守护
“我儿子的婚宴重新定日期啦,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再挑个好日子,到时候再请大家来喝酒,这两天,你们都辛苦啦。” 正月初六,面对上门劝导的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永丰镇宏大村郭庄组村民郑训贵郑重其事地说。
老郑作出这个决定不容易,正月初六这个日子本来是早就定好了的。全家人为此准备了好长时间。庄户人家办喜事,讲究多,规矩也多,郑训贵原打算趁着正月里头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在家团圆的机会,把男女两家的亲朋好友都请到,大家开开心心喝杯喜酒,给孩子们风风光光办场喜事。却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打乱了他原先的安排。
“老郑,这个事你一定要理解,千万不能自作主张。一大帮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危险可就大了。”面对志愿者们的劝说,郑训贵最后作出了延期办喜事的决定。
皖东天长有着新年正月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的民俗。但今
年情况不同,防控处于关键期,镇村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发挥联防联控的作用,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管理,一家家走访,一户户劝说。引导大家少出门、少聚会更不要参加各类集体性娱乐和聚餐活动。
“让大家改掉惯不容易,但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做得细致,同时发挥了村规民约的作用,发动群众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违规的情况。”天长市永丰镇党委委员、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队长尤春东说。
据了解,天长市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移风易俗试点工作,正在进一步组织发动志愿者,走村入户,引导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同时,不聚会不聚餐,取消各类宴席,缓办各种喜事,防止大规模人群聚集产生传染风险。到目前为止,全市经劝导放弃举办的各类宴席在3000场以上。
科学防控 文明实践助力
“大爷大妈,你瞧,都没戴上口罩,可不能再出门扎堆聊天啦。赶紧回家,一定记着要洗手。”看到村口一群老人正围在一起谈天说地,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钟伟赶紧走上前去,一番劝导,总算让这些老人散去。
“没有办法,农村是防控的重点区域,但也是薄弱区域。还有不少农民群众因为观念受限、知识不足,需要我们反复宣传,才能养成基本的个人防护习惯。” 钟伟告诉记者。
“城市市民的防护意识要好一点。不过我们也有困难。光是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就让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天长市的城市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同样在这场战斗中承担了繁重的任务。
做防控的宣传员。天长市组织5000多名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3000多个村民组,利用村务公开栏、街头横幅、乡村LED显示屏、流动宣传车、上门宣讲等多种方式普及防控知识,做到防护宣传“无死角”“全覆盖”。他们引导广大群众勤洗手、常通风,不串门、不聚集、尽量不出门,出门佩戴防护口罩;引导亲戚邻居、同事好友不、不信谣、不传谣。确保村村听到声音,户户明白防控知识。得知天气转暖,有些市民到红草湖湿地公园去散心,天长善行千秋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主动提着小喇叭、小音响到公园播放防控知识,劝解市民赶快回家,及时化解人群聚集风险。
做暖心助力的服务员。按照天长市防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志愿者在市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坚决消除传播隐患,协助做好物资筹备、分发,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全力支援一线战斗。天长退役士兵志愿者自筹物资、深入社区开展消毒作业,专业的操作,令居民直竖大拇指,成为天长街头美丽风景。
做防控工作的监督员。志愿者在统一调度下,加强巡逻检查,有序开展劝导,督查重点人员居家隔离措施落实到位情况和防控宣传开展情况。就是命令,听说当地的汊涧镇出现疑似病例,天长宣传部的志愿者很是牵挂,第一时间赶往,指导汊涧镇加大宣传力度,直到老百姓满意方才离去。连日来,天长宣传部的志愿者们不畏风险,走遍全市各个村头,指导各地把宣传引导做实做细,用钉钉子的精神补齐每一个宣传短板。
用心、用情、用力,手勤、脚勤、眼勤,在5000多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带动下,2000多名社会志愿者和公益组织成员也相继投入战斗,他们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努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为一方百姓守护平安。
“我把我爸爸借给你了,你们一定都要好起来啊!”12岁的天长市小姑娘汤瑷的一封写给战“疫”一线的父亲——安徽省天长市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汤松的信,感动了许多网民。短短几天里,在天长出现了许多这样震撼人心的温馨场景和感人事迹。涌现出捐献大批防疫物资的志愿者殷德萍,捐献电动宣传车的志愿者高在祥,发挥专业特长,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利用无人机参加公共场所消毒工作的新兴职业农民平东林,天长市医院隔离病房最美三姐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我们把这场战斗当成‘试金石’,努力让志愿者经历风雨,接受锻炼,在防控一线发挥作用,把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把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天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关负责表示。
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党和的下,天长市的众多“红马甲”吹响了集结号,引导大家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公共卫生的守护者,防疫防控的践行者。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皖东天长,数以千计的“红马甲”和“红袖章”披挂上阵,全员战“疫”。他们充分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而“志愿红”也成为了战斗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为什么带有雷音内炼的咒语更加灵验?
上回说到雷法传承中的雷音秘法,这回说一下雷音的原理,为什么有些咒语有效?有些没效呢?是不是像某些说的那样,只要心诚就行了呢?雷音和咒语有什么关系呢?关于这些问题,在《师徒问答》中,留元长就问过师父白玉蟾,看看白玉蟾是如何回答的。
元长问曰:法中念咒何如? 答曰:咒者,祝之义也,夫祝之之意,欲以达乎天地神明,果尔则世问善恶之祝,在报应耳。今又不然, 何哉?
是未知所以咒之之意也,夫井蛙之聒太清,穴蚁之噪上灵,则犹今人之祝也,是岂可以祝取报应哉!如法中咒语
一则太上金口所宣,二则往往皆将吏旗号,所以咒之要,在乎法,法所以咒,将吏亦从之,高真亦闻之
如今人念咒之不效者,何哉!盖不审此咒意也,咒之意义,贵乎心存目想,则号召将吏,如神明在前之说
白玉蟾祖师这里提到了两种咒语——“一则太上金口所宣、二则往往皆将吏旗号”
接下来分别阐述。第一种法中咒语之“太上金口所宣” 看到这几个字,千万不要认为就是做梦的时候,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念了一段咒语
这里太上金口指的便是宇宙之音,现在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送人进入太空了,太空并不是一片寂静,而是有隐隐的低频的震动声音,宇宙之音仿佛是雷声一样沉闷。宇宙之音也叫大梵雷音,在经文中记载乃是大梵天中隐语,是碧落空歌中的音节,灵宝创世三图中便有碧落空歌图,代表的是天地化生过程中一切频率振动组成的“音章”
雷音是关于声音和频率的应用,如果你想了解宇宙,就要去研究频率,频率是宇宙的终极的奥秘,中国修炼家早在《化书》中就有提到:
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气振则风行而万物变化也。是以风云可以命
霜雹可以致,凤凰可以歌,熊罴(pi)可以舞,神明可以友,用乐之术也甚大。——《化书•声气》
修行过程中雷音分为地部雷音、天部雷音、大梵雷音,三重境地。地部、天部其实与《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地籁之音、天籁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齐物论》讲述了三重音声,分别为人籁、地籁、天籁。人籁自不必说相信都明白是什么意思,管竹之声也,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yao)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地簌则众窍是已”,地籁是大地万物被风吹过的声音,树木花草山体洞穴都可以发出声音,这是齐物论中对于地籁的描述,讲的是天地间气的运转通过“众窍”产生种种音声,在修炼中,修炼者要仿照地籁,通过内炼以自身之气运转模拟发出声音,即为地部雷音。
那么何为“天籁”呢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齐物论》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的含义是,风吹过来的是一样的,但是物体形态不同,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引申一下就是无数不同的地籁组合形成了天地的变化,而天部雷音便是以变化著称,内景气脉与天地景象相应合,以自身法度频率与天地交感,雷音就能携带天地之力,随时随地皆可应用。大梵雷音就是天地形成之初,碧落空歌律动之音。现在科学猜想宇宙来源于大爆炸,其实大爆炸是一种频率震动。
以上便是“太上金口”之咒。
第二种法中咒语之“往往皆将吏旗号”这类咒语属于神道,本身带有很强的表意内容。,
以下列举例子说明 雷霆号令,急如风火。十方三界,顷刻遥闻,以今雷霆都司爇(ruo)香禀令,飞符召请先天一炁火雷飞捷报应使者张神君急至。这段摘抄的内容就是“将吏旗号”,并且实际运用中需要配合手诀、步罡等内容,可以算是“有形有象”层次的道法中比较高级的内容了。
将吏旗号的内容往往是非常具体的,简单说就是召请“某将”去干“某事”,而其中“雷霆号令”、“以今雷霆都司爇香禀令”、“吾奉上帝勑召”、“吾奉紫微君”、“疾如清都上帝律令”,等内容便是属于白玉蟾真人所说的第二种咒文叫做“将吏旗号”,借助神道权柄号召“鬼神”。其功效更多是建立在道教神道信仰体系之下的需要行法人有相应的神道“职权”,比如行法之人是几品法官,给奏的什么职位。然而当今人道大兴神道崩坏,体现在受箓奏职就是几乎没有效果,只剩下形式了,那些大宗坛实际上就是卖箓卖职的,而且只管卖不管教,有些人受箓奏职之后还是不会用,如此情况下,此类咒文的“灵验”程度只能随缘了。
经文中记载的咒语结尾通常还会有非表意文字,比如“唵吽吽乾夷敕”、“唵咤吽咭咤哩”、“唵哩吽唵哩吽哩吽唵唵哩唵唵哩吽吽”,这些实际是表音文字,不代表具体含义,需要通过内炼的音声变化,存神变神,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完整的咒是这样的:雷霆号令,急如风火。十方三界,顷刻遥闻,以今雷霆都司爇(ruo)香禀令,飞符召请先天一炁火雷飞捷报应使者张神君急至,唵吽吽乾夷敕。表意和表音同时存在,表意部分强调神权,表音部分强调内炼。
但是你看现在的传统法脉,不论大小,几乎没有强调内炼方面的了,问就是靠心诚,没毛病。
民间道法的咒语中许多层次够不上将帅祖师号令的,也没有官方神权授予,自然更不可能有先天咒音,所以民间流派用吹号角,萨满用鼓声,用工具的音声增加力量,可笑的正规道士不知道民法为何这样做,反而很多跑去学习法教的。法教的信仰体系混乱,明显能看出来就是坛上谁都供,特别乱,我见过孔子和观音供在一起的。荒谬至极。
千年前白玉蟾祖师便直言指出其可笑之处,其中被点名的“法教”,许多至今依然存在。
元长问曰:巫法有之乎?其正邪莫之辩也?,答曰:巫者之法,始于娑坦王,传之盘古王,再传于阿修罗王,复传于维陀始王,长沙王,头陀王,闾山九郎,蒙山七郎,横山十郎,赵侯三郎,张赵二郎,此后不知其几,昔者巫人之法,有曰盘古法者,又有曰灵山法者,复有闾山法者,其实一巫法也,巫法亦多窃太上之语,故彼法中多用太上咒语,最可笑者,昔人于巫法之符下草书太上在天,今之巫师不知字义,却谓大王在玄。
法教和道教追求的境界不同,方向不同,道教终极目标是超凡入圣,对于法教弟子来说,朝法而不朝道 ,能用就行。
注解版《道德经》之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解: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常人为其贪生之厚,恣情纵欲,无所不为,不知“大小过恶,各有所归”。急如风火,形影紧随。“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久而久之,是以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乃致杀身之祸临头。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既知天理昭彰,毫厘不差,只有修道德,上顺天理,下符人心,中应万事,方可无所不周,无所不宜。不敢处于背理徇私、利欲妄为的窄狭之地,以免天道惩罚。重养自我天真,恬淡世情,不可因贪生之厚,胡作非为,遭刑法而致命。人不轻生,而能享尽天年,是因为不因求生之厚,不轻易抛弃自己的生命。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圣人涵养其知,不以机智彰示于外,而能爱其自我本来的天真,谦恭处下,不自我尊贵。
【急如风火;急如风火指准确一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