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黄河中下游发生水灾,许多老百姓都背井离乡,逃到外地寻一口饭吃。 其中有一个叫王大虎的,一路乞讨到徐州铜乡附近。正巧遇上李老爷家要造宅子,王大虎赶紧寻上门去。待宅子建完,李老爷见王大虎为人踏实肯干,便想雇他为长工,但王大虎并不同意,只肯做短工,因为他还惦记着老家,想等水灾过后就回去。 一天夜晚,王大虎刚买完东家要的东西,忽然看到有个醉鬼跌进了河里。王大虎立刻跳进河里救人,费了好大..
糊涂县令错判两桩小案子,不想竟酿成伤人大案! 一、大案来了 天江县县令庞能乃两榜进士出身,颇有抱负,盼望在任时能有大作为。 可天江县就是个小地方,哪有什么杀人碎尸案要他来审?前些日子确实发生了两件筷子也夹不起来的小案。一件是黑三杀驴扰民案,一件是柳哑巴纵猴袭人案。 黑三是个驴屠,家住东城,每天干的是手起刀落、刀刀见血的勾当。黑三的邻居刘成将他告到了县衙,原来刘成的媳妇新生了一..
乾隆年间的一个早上,剑客陆平刚练完剑,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便在他耳边响了起来。不出他所料,来者正是城里武威镖局的大当家宋旋。 最近几天,两人常常碰面,宋旋的心思陆平是一清二楚的。宋旋见屋里没人,便开门见山道:陆兄,对付致远镖局的计谋,不知你想得怎样了?要是再拖下去,我武威镖局可真的要没生意了。 陆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宋旋引进了卧室,并从床底下取出一把宝剑。宋旋俯..
大好江山,毁于美人倾城一笑。她,真是个祸国殃民的祸水红颜吗? (一)绝色现世 公元前781年,周厉王的儿子宣王驾崩,在母后的竭力扶持下,幽王坐上龙椅,成了大周王朝的一把手。可这一把手登基时才15岁,正是贪玩的年纪,哪有心思管理劳什子朝政?每次上朝,臣子们一本正经地禀告国事,他则在心里一个劲地抱怨:天天边疆战乱,年年河流泛滥,烦都烦死..
一、鲍家命案 鲍家在余山县是出了名的富户,当家人鲍少云更是个传奇人物。 这天,鲍少云的一位结拜兄弟陈云易来做客。由于是多年未见的结拜兄弟,鲍少云不仅宴请了十里八乡的乡绅富户,还特意请了余山一带最有名的戏班子前来助兴。 就在戏演到高潮时,鲍少云突然听到身边传来了一声尖叫,转过头来一看,陈云易仰面倒在靠背椅上,在他印堂正中插着一根细细的钢针。 见出了命案,场内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台..
一、兄弟生隙 明朝景泰年间,大太监刘安挟天子令百官,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当时,在京城地界有两大杂耍班子:曹家班和宋家班。曹家班为首的叫曹老大,依仗自己是刘安刘公公的远房亲戚,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曹老大早将宋家班看成眼中钉,恨不得将其掌门人宋子初碎尸万段,无奈一直找不到借口。 宋子初手下有两大高徒大奎和元华,他们能配合师傅完成独家绝技生死转盘。这..
不速客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各地盗贼蜂起。在山东清平一带,就出现了一个铁碗帮,领头的是个和尚,人称花罗汉,收了百十个徒弟,个个都跟他学会了一身本领,四处打家劫舍。官府剿了几回,没占着半点便宜,知县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被人割了辫子作警告。 花罗汉隔三岔五就派人来清平县要钱要粮,富商们苦不堪言,有的就开始高价聘请武艺高强的保镖护院。 罗松龄是清平首富,铁碗帮..
清乾隆年间的一天早上,寿张县苏县令刚吃过早饭,就听县衙外有人击鼓,他匆匆收拾了一下,就急急升堂。 堂下已站着两个满身是土、鼻青脸肿的中年男子,这两人是弟兄两个,都是盐商,这次专从浙江押解一车食盐送往东昌府,而收货人正是东昌府知府刘宏。为了赶时间,兄弟俩星夜兼程,不想昨天子夜时,在寿张县地界一个叫柳树湾的地方,被一伙强人眼睁睁劫走了满车精盐,弟兄二人还被绳捆索绑扔在路旁,今早才被路人解救。 ..
15岁登基的道武帝拓跋珪,饮马北海、虎步中原,可谓风光到了极致。但最终,他却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所刺杀。究其原委,只因 (一)当今皇上是我老子 这年春天,二太子拓跋绍已年满16岁,按说也该成家立业、帮皇帝老爹分忧解难了。要知道,他的老爹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15岁就当了国君,接着率领大军千里袭柔然,渡河灭匈奴,饮马北海,虎步中原,风光不可一世。都说..
鞑靼犯边,凌霄关岌岌可危,为何转瞬又以大明的全胜速战速决?惊天逆转,玄机尽在 一、神弓 明成祖永乐六年(公元1409年),龙千岳镇守凌霄关(今河北的张北大草原附近)。别看老将军时年68岁了,可他一顿饭仍能吃十个大馒头,还能张开昆仑铁胎弓,将裂云箭射入老鹰的眼睛。 凌霄关外乃鞑靼部族的盘踞之地。该部族为元朝从中原溃退后逃到张北草原上的残存势力,其大汗本雅失..
很早时候有座桃花山,山下有一家三口:一对夫妻和婆婆。丈夫叫大牛,妻子叫小西。小西生得眉目俊秀,心灵手巧,心眼儿还特别好。一家人原本好好的,可惜刚成亲没几个月,大牛得了重病,为了给大牛治病,小西跟婆婆省吃俭用,还把家里的牛呀、鸡呀卖个精光,在那灾荒的年月,家徒四壁,连老鼠都不愿来光顾。 入秋以来,婆婆的咳嗽越来越严重,大牛的病仍不见起色。一天,小西一早去挖野菜,山坡上能吃的野菜几乎已经绝迹了,大..
早年间,河北柏乡有个村子,村民莫名其妙染上了各种疑难杂病,这些杂病困扰着村民,有的甚至一病不起。 话说村子里住着一个非常懒惰的张姓年轻人,人称张小懒。他家从不收拾,衣服一个季节一件,虱子到处都是。但张小懒不在乎,口头禅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还,谁家还没有个虱子?村子里时疫蔓延,张小懒也不例外,病得比别人还厉害,一张脸蜡黄蜡黄的,没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