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年间,倭寇侵边。小孤山大寨主吴老七的女儿玉红还没有丈夫。其实山寨里数百口人,理应有年轻帅气的人,可父女俩都想找一个远离江湖的人过一辈子。吴老七想出一个笨点子,他选了四位武艺高强办事稳妥的兄弟,到山下打听,拣好的为女儿抢一个回来。 这天四人下山,见官路上来了一位年轻人,身高七尺左右,五官端正,腰悬一口剑,四人眼睛一亮,冲了上去,就将其拉住说:小兄弟,得罪了,我家寨主有请。&rd..
浙江钱塘江南的宁绍地区,特别是嵊州农村,随处都有陈张庙。庙不大,香火却盛。端坐其中享受烟火的,非神非佛,而是两个黑白分明的长胡子老爷爷。听当地人说,那白脸亲切的,是陈老太公,黑漆发亮的则是张老相公。 消失的伞船 传说这陈张两位都是嵊州人氏,那时候叫嵊县,他二位都会治病,懂经营,小时候结伴在天台山学过道,都有一套超自然的法术。两人争强好胜,更是一对欢喜冤家。 ..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许多村民吃糠咽菜还是吃不饱肚子,谁要是能够吃上一口荤腥或者花生黄豆什么的,那简直赛过活神仙了。感谢老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竟然有幸都吃上了。 那年我6岁,瘦得皮包着骨头,肚子大大的,隔着薄薄的一层皮,里面肠子的颜色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患上了严重的浮肿病,我也病倒了。医生说,如果再不加强营养,我这个幼小的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全家人都吓哭了,然而,莫说&ldq..
一天,康熙与大臣陈廷敬谈论天下大事,忽然问:陈爱卿每日午宴用些什么? 陈连忙奏道:臣每日派人到前门外五牌楼东边买炸豆腐一碗,窝头两个。 康熙又问:用钱多少? 陈答:两个小钱。 康熙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即日起,朕每天午膳只用炸豆腐一碗,窩头两个。&rdq..
卞永生,苏州吴县人,自幼苦读诗书,能写一手好文。民国五年,上海大明报的熟人委托卞永生写当时非常流行的西行手札,于是他邀请好友费清鸣一同前往。 这日中午,他们到了潼关以西,去考察周王陵墓。结束后,赶车的老王讨好地说:老爷,您二位跑了一上午,也该喝口水,吃口饭了。再往北走一点,有几家熟识的饭庄 听到这里,卞永生才忽然觉得自己嗓子已经..
明成祖年间的一天,各路官员进京朝拜。担当着反腐任务的东厂特务如临大敌,派出巡视官员在城门口对官员所带物品进行检查。很快,广东布政使徐奇的车驾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的车上居然有很多藤席。他不是商人,带这么多藤席干什么? 卢世明命人将每床藤席都打开来仔细检查后,发现就是普通藤席。他正色问道:徐大人,您这些席子真要送朋友?送给哪些人?徐奇恭敬地说:卢大人,的确..
一、闹市捡大漏 王掌柜在琉璃街开了一间小小的古玩铺。清政府垮台后,那些遗老遗少们没了生活来源,常常把家里的一些东西拿来变卖。 这天,王掌柜刚收进一件康熙官窑的将军罐,正乐着呢,忽听门外传来小孙子的哭声。小孙子可是王掌柜的心头肉,他赶紧丢下手里的东西赶出去看。 只见小孙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跑过来,拽着王掌柜的袖子说弹珠没了。原来,小孙子跟街上的一群小孩玩弹珠游戏,结果他手里的十几颗弹珠..
民国初年的一个春天,扬州城大财主王老爷弄回一批紫檀红木,准备做桌椅。由于是上等木料,所以在做之前,要先找几位木匠师傅比试手艺,尔后择优选用。 管家姓李,他很快找来两个手艺人,林师傅和张师傅。林师傅六十多岁,张师傅四十来岁。 两个人请来,先用普通木料,每人做一张方凳。 林师傅将木料拿到手,像鉴定古董似的反复看了不下十遍,这才开始画线。只见他闭着左眼瞄了半天,也没把线画成。 张师..
隋朝末年,建康城内香满楼里来了一个绝色佳人,名叫梦莲。这姑娘因无钱葬父,才被香满楼老鸨子买进来的。 梦莲人长得好,曲儿唱得更绝,慕名而来的嫖客挤歪了门框,有几位挤得都脱了胯,还龇牙咧嘴往里挤呢!老鸨子乐坏了,往梦莲门口一站,卖票,五两银子一位,实在等不及的就先拉到别的地方真刀真枪比画比画。 在众多的嫖客当中,有一个人叫安三,是建康城..
崇祯年间,钱塘府江潮汹涌,冲垮了年久失修的江堤,令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朝廷从库银中连续拨出银两修堤,可是千里江堤连修连垮,府衙下属的几个县唯有钱塘县顶住了大水的冲击。偏偏这时候,钱塘县的洪知县却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一个七品命官怎能说没就没了?消息传到京城,崇祯帝龙颜震怒,圣旨一下,御史刘砚带上捕头何雄连夜出了京城。 刘砚两人来到钱塘县时已近中午,顾不得吃饭就直奔钱塘县衙。转过街口时,刘砚看到一家驿..
你见过推磨吗?过去,富裕人家的磨一般用牲口来推,而穷人家则需要靠人力来推,推磨时间长了,人就会头晕,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发明了一种木制的丁字形工具,叫作磨担钩,借助这种工具,推磨人可以站在原地不动,只需推动磨担钩就可以使石磨动起来,今天讲的故事就和磨担钩有关。 清朝乾隆年间,重庆杨家坪有一个叫杨一德的人,靠开磨房起家,成了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财主,人称磨房杨老爷。这杨老爷..
据《夜谭随录》记载,唐朝时,某尚书辞官回乡,买了一座豪宅。后院楼上空无人居,经常出现怪异的事。 一天,尚书的四公子睡到半夜,忽然被人抬到后院楼上,只见屏风后点着蜡烛,摆着盛宴,坐客有十余人。一位美丽的少女笑着对他说:我叫阿凤,与你有宿缘。酒后,那些人又把他抬回房间。 第二天醒来,他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惊恐地说:那是狐仙,以后不要到那儿去!&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