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论
北染陌人
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文字优美,逻辑清晰,读起来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夜漫长
这篇散文太经典了,苏东坡的文笔真是没话说..
A1.《石钟山记》中,作者写浅薄的人探求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做法是“(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2.《石钟山记》中写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用户评论
冷青裳
苏东坡的《石钟山记》真的太精彩了!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石钟山奇特的景观,也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求实的精神。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所作的一篇游记,记录了苏轼游览江西湖口石钟山的经历。文章通过记叙石钟山的得名由来,以及作者对山名的探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1、水经:书..
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
大渡河风光石达开入川黔经过的古道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清朝中后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功过是非早已任由后人评说。在太平天国众多将领中,前期我最喜欢的是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他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在战场上,石达开曾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湖口大败湘军,差点打的曾国藩跳湖自杀。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被洪秀全猜..
古代有很多人才华超群,他们不仅身经百战,而且还善于舞文弄墨。比如南宋的辛弃疾,既可沙场点兵,也能即兴赋词。明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他的文学造诣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