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①人也。父早亡,母何氏醮②。密时年数岁,感恋弥③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④抚养,密奉事⑤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⑥,未尝解衣..
一、表示疑问: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②..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1、密:李密,一名虔,字令伯,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谏逐客书先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
古代讼师,类似现代的辩护律师,古代百姓告状,文化程度低,都要请个讼师来写状纸,甚至代为出谋划策。讼师能言善辩,总能讲出理来,最善于咬文嚼字。举个例子:有人被马践..
垂老别【唐】杜甫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释义本句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相关故事张定宇..
一般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虎门禁烟的英雄林则徐到新疆赴任时对家人表达心境的一首诗中一句。全文是: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是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
文章作者:每日怡见今天的新闻联播68分钟。我们每天都在学历史,可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居然见证了历史。消息很突然,来不及准备,仿佛一觉睡醒,天上的陨石就突然坠落了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家语”是对诗歌语言特征的高度概括。所谓“诗家语”,即“诗性语言”,是诗人用含蓄、形象、跳跃、夸张、凝练、音乐性的语言表达自己主观情志的诗语。..
非常愿意看古典格律诗,学习过文言文的人都知道,格律诗的句式大致有三种,省略句、倒装句和疑问句。看看以下这些提炼出的语法特点知识,不愁不会写格律诗。一、省略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