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启三年十月十二日正申时,憨山大师于广东曹溪端坐而逝,世寿七十八岁。当天夜里,群鸟悲鸣。并有毫光冲天,照亮夜空。四众哀恸,声震山谷。 大师灵体三天以后依然栩栩如生,面皙唇红,手足绵软,如入禅定。憨山大师灵龛于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归匡山。因匡山地多阴,不便安葬,经二十年后又从匡山重返广东曹溪。大众开灵龛瞻视,见大师结双跏趺坐,面色鲜红,爪发犹生,衣服尚新,只是开龛以后立即见风零星飘碎。当时有一僧人..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您说是吗? 佛陀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为阿难说了一则公案。 过去有一位大富长者,拥有各式珍奇异宝,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独缺取得不易的深海赤珍珠。于是长者决定出海采珠,在突破种种难关后,终于找到赤珍珠..
明万历改元癸酉正月,憨山大师行脚至五台山,首先求取《清凉传》一书阅读。 依书中所载胜迹游到北台,经一僧人介绍,此地有一憨山,奇秀无比。大师一见心中欣喜,从此取憨山为号。 下五台山后,憨山大师行脚至盘山。登上千像峰顶,见一石洞内有一灰头土面的老僧入定。憨山大师上前作礼,僧无反应,问话也不回答。大师见状,也与僧同坐。 不一会儿,老僧下坐烧开水,然后倒一杯自饮。大师也取一..
憨山大师下五台山后,暂住在平阳府太守胡顺庵家。胡公求大师赋诗,并留下古今诗集几本供参考。大师随手翻阅几页,刚一动念构思,文字诗句便如泉涌,不可遏止,倾刻之间已做二三十首。大师忽然警觉到:这是文字习气魔发动,应立即停止。 但是一发而不可收,以前所学的诗书词赋,凡是曾过目的都一齐现前,充塞虚空,即使全身是口,也不能吐尽。更不知身心何在,默默内观,有飞升之感。大师想:这正是过去法光法师所说的禅病了。但在..
大师刚开始习禅时,由于尚未得参究要领,故久无消息。乃专心念佛,日夜不断,净念相续,不久即有感应。 一天晚上,梦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相好光明,了了分明。大师行接足礼,并祈求见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愿毕即见二菩萨现半身......自从梦中现此瑞相之后,大师时时都感到三圣炳然在目前,因而对修行增加了极大的信心。 这一年冬天,慈恩寺禅堂启建道场,请无极大师讲《华严悬谈》,憨山大师在讲席期间受具足戒,..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金陵全椒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 大师满周岁时曾大病一场,母亲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祷告:愿舍儿出家。不久病即痊愈。为此,母亲将大师 寄名于本地长寿寺,取乳名为和尚。大师从小就不喜欢跟小朋友游戏玩耍,只是一人独坐。七岁时,亲历了叔叔病故。从此在幼小的心灵中便存下了生从何来?死归何处 一大疑..
盘山修行的第二年二月间,憨山大师与妙峰师又行脚至五台山,住塔院寺。三月三日,大方主人从雪堆中清理出几间旧屋,供大师静修。当时正是万山冰雪,一片银色的世界。大师顿感身心清凉,似乎置身极乐世界。几天后,妙峰师往夜台游览。大师独居静坐,有人来也不与人说话,仅望一眼而已。 不久,看人如木桩,最后竟然一字不识......当时山风怒号,冰雪消融,雪水冲激,奔腾之声如雷贯耳,又如千军万马出征。静中闻声,甚感喧扰..
慧藏禅师是马祖的弟子。出家前,他以打猎为生。 一天,他追赶一只小鹿经过马祖庵前,见一位老和尚站在门口,便问:和尚,你看见有只鹿跑过去没有? 马祖见来者手持弓箭,腰裹兽皮,杀气腾腾,就反问:你是什么人? 年轻的猎人说:我?当然是打猎的。 马祖若有所思,问他:你懂得射箭?一箭能射几个?..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立雪断臂求法是真的。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羣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视频前部分为达摩面壁的故事,从3:56开始..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观看这娑婆世界里六道众生的情形,想要了解众生的根机,以及度化的因缘。 天人们住在黄金、玛瑙等七宝建构而成的宫殿中,终日游乐嬉戏、衣食无虞;人道众生饱受生老病死苦,地位较贫贱者还要受人诃斥,即便病苦逼迫,仍须四处为人做工,以求得温饱;饿鬼道众生则多是住于粪厕、林边,咽喉细如针孔,饥渴难忍却无法进食;畜生道的飞禽走兽,蒙昧..
姓冉,越州诸暨县人也。其兒子在家时,并不曾语,又不曾过门前桥。直到十六,有一个禅师来,才望见走出过门前桥,迎接礼拜,通寒喧。 父、阿娘、眷属、远近邻舍总来惊讶曰:不可思议。这个兒子,养来到十六,并不曾见他语话,又不曾见他过门前桥。今日才见和尚,有如是次第。恐是此兒子异於常人也。兒子便问禅师:乞师慈悲摄受,度得一个众生。某甲切要投禅出家。禅师曰..
达摩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道副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门面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