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 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意思是说他从湖南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那儿来的。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
慧能至黄梅县,参见弘忍。 弘忍问:汝何方人?来此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 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大师遂责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 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何差别! 注:(两广之地,昔称南蛮..
慧能3岁丧父,自幼未曾读书识字,以卖柴为生。24岁时,有一人读诵《金刚经》,颇有领悟。当这个出身寒微的岭南打柴人决定千里迢迢去湖北投拜弘忍为师。刚一见到弘忍, 弘忍劈头就问: 你是哪里人啊?你到这深山老林来礼拜我,是想求什么东西呢? 慧能答道:学生我住在岭南,是新州的一个打柴人,今天我不远万里来礼拜您,不为别的事,只求作佛。 弘忍听罢斥责道..
过去,佛陀在摩竭提国善胜精舍的菩提树下,以威德神力降伏前来破坏修行的魔军后,于座上思惟:「我应当遍洒甘露,让佛法真理弘扬于三千大千世界。在过去的这几年里,父王所派遣的五位大臣一直随侍照料我,供养芝麻、稻米等生活所需,今日能够成道,他们功不可没,我应当去度化他们。」于是,佛陀从树下起身,向波罗奈国出发。 相好庄严、具足威仪的佛陀,光照天地,神威震人,凡是看到佛陀的人,都会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一天,佛陀..
一日下午,老僧在寺门外的古树下打坐参禅,静若草垛。一只被老鹰追击的野兔,在慌不择路、无处躲藏之际,居然钻进了老僧的百衲衣里。随即而至的老鹰嘶鸣着在老僧的四周近距离地盘旋,接着又落在老僧的身上。老僧依然微眯双目,泰然静坐。 直到夕阳落山,天色渐暗,老鹰才很不情愿地朝山峰飞去,胆战心惊的野兔也慢慢地钻出来,朝一处山谷跑去。 后来,远远地目睹了这一切的几个小和尚,非常敬佩而好奇地问老僧:..
阿底峡尊者时常强调要相信因果业报。当一个人相信名利、权力、手段比较三宝还要深刻的时候,佛法不能进入他的内心。因此,皈依不足以化度他;也不足以感动他行持佛法。菩提心只是为他使用的学持善行,否则任你横机关算尽,所有发自恶心的说话、行为都是日后受报的因。 尊者苦口婆心的劝告众生要抑恶为善。跟着真诚地皈依之後,若能深信三宝,便会依照佛陀的教法行持,而菩提心的彰显便是佛法踏实的履践。所以尊者有..
行思禅师门下的丹霞天然禅师,本来是一个上京赶考求官的士子,某日有人向他说:选官如何选佛? 丹霞道:到哪里里去选? 那人回答道:江西马祖大师是个好去处。 天然就跑去见马祖,一见马祖就用手拍着头,表示要剃度出家。 马祖说道:你的机缘不在我这里,是在石头禅师那儿。 于是丹霞就去见石头希..
佛世时有杀人外道,在途中斩路行人之手,以为指蔓,称为指蔓外道。其恶事震撼了侨萨罗国的人民,大家都怕他。结果受佛陀度化,出家为比丘。 鸯哥摩罗说:有人以刀杖正道,或以钓鞭正道,佛陀不用刀杖,徒手调伏 我。 鸯哥摩罗过比丘生活时,在舍卫城街上托钵,有人向他投土,或向他投石,有时头部受伤,有时毁了衣裳。 佛陀安慰他说:圣者必须忍受,唯有忍受,如今,你在偿还..
陕西地方汾州无业禅师,初参马祖道一禅师时,由于相貌魁伟,声如洪钟,马祖一见即取笑他道: 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无业随即作礼,恭敬地说道:三乘文学,自信粗穷其旨;但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 马祖见来意真诚,就开示道: 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无业:&ldquo..
过客问一名整日囚在寺庙中颂经的小和尚∶「难道你不愿意到外面的世界去吗?」 「为何?」刚刚皈依佛门的小和尚不解的问。 「外面的世界宽敞明亮,要什麽有什麽,不愁吃喝,你何必在这里做苦行僧呢。」 「可我现在也很好啊。我每天一心向佛,佛祖赐我屋檐遮挡风雨,风不吹头雨不打脸,还可以天天和师父交流得道的乐趣。」 「可是你自由吗?」小和尚沈默了。 於是,过客从怀里掏出一扇门,并且以胜利者的姿态把小和尚带..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别号懒安,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浦城县凤栖寺受具足戒。后受业于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学习律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深感所学于自己的真实受用不大,尝自念言:我虽勤苦,而未闻玄极之理。于是振锡孤游。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禅师碰到一位老父点化他说:师往南昌,当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