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钞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推极而论,举凡六度万行,无非孝道扩充..
原文: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华严经》 经文解释: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功?我们的心很散乱,想东想西,像跑马灯似的,一刻也不停,我们用功的目的就是要“降伏其心”。 无..
文钞原文: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著魔。汝不察光意,遂谓一任随便。眼前随便者,决非信愿真切之人。使信愿真切..
文钞原文: 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说之净土三经,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固用不着又复展转求人开示也。古人立言,各有所为。对机不同,故所说亦不同。当自量自己是甚么资格,则方可于古人对机之说,不致或失本意。 今人绝无古人之办道之缘。自己色力单薄,心量狭小,或复狂悖。而所有知识,欲得如古人之具眼者..
将佛法融入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譬如以早饭为例: 早上起床后,如果有佛堂的话,那先点香、行礼、虔诚地祈祷佛菩萨等等,然后所有家人的早饭自己一个人做,等大家起来时早餐已经准备好了。这时你就在心中感到高兴,因为有了积累福德的机会,因为你的热忱服务而使大家感到开心,你一大早就能做到一件好事..
文钞原文: 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彻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参禅者,谁是真到大彻大悟地位。由注重于参,遂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自心,..
文钞原文: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惟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愿,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愿为前导,念佛为正修。有以专求一心,不讲信愿。及注重开悟,不求往生者。皆不知念佛之宗旨者。弃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己智。其自误误人也,大矣。 ..
文:广钦老和尚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却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却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立跳跃在..
诵经的时候 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念 熟练地念,念到能够流利背诵......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方法? 有,那就是——随文入观 今天我们一起来思考, 诵经时如何能更好地“随文入观” 随着经文观想 随文入观,就是经文念到哪一句,我们就跟随经文观想到哪里。 例如,..
文钞原文: 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尚不能穷源彻底,况具足惑业之博地凡夫乎哉。然撮其要义,则唯期洞明自心,彻证佛性。欲明自心而证佛性,必须以戒束身,以定息妄,以慧断惑。自可出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涅槃矣。 其修持次序,当以开本知见为先导,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金刚经》 文 / 虚云老和尚 善知识!虚云此次由港还山,路经此地,辱承各位相邀叙谈,莫非累劫之缘。 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的成就,识见超常,先知先觉,出其所学,安定世间。诸佛祖师,由于历劫修行的成..
文钞原文: 人生世间,数十年即成古人。此数十年中,若不努力修持,则前途之险,不可言喻。既发心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实为多劫善根所致。然须坚定其心,只期愈入愈深,愈修愈切。万不可一时高兴遂发心,及乎久久,则置之脑后,不复顾也。 汝名念桥,桥乃过度人之要物。若无桥,则彼此往来,颇形不便。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