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佛教信徒,问赵州禅师: 请问禅师,参禅怎样才能悟道呢? 赵州禅师被他一问,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说: 我要去小便了!说后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个信徒说:你看,小便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 意思是说如何参禅悟道,这是你自己的事,怎么来问我呢? 像这样暗示的教学作风,多么活泼,多么高明,又多么透澈..
师见僧来,挟火示之,云:会么? 僧云:不会。 师云:你不得唤作火,老僧道了也。 师挟起火,云:会么? 云:不会。 师却云:此去舒州有投子山和尚,你去礼拜问取。因缘相契,不用更来;不相契,却来。 其僧便去。 才到投子山和尚处,投子乃问:近离什么处? 云:离赵州,特来礼拜和尚。 投子云:赵州老人有何言句? 僧乃具前话。 投子乃下禅床,行三五步,却坐,云:会么? 僧云:不会。 投..
一无所有的贫女难陀,生活总是在衣衫褴褛、饥寒交迫中度过,贫乏困顿的命运,使她必须借着乞讨过生活,生命对她而言,只有卑微与贫贱,以及毫无希望的明天。然而,一个因缘改变了她。 那天,在萧飒的寒风中,难陀用抖擞的双手乞讨了整日,终于得到了一文钱,这是她用来裹腹支撑生命的唯一。 但是,燃灯供佛的消息,震憾了她的心!目睹舍卫城的王臣百姓,虔诚的用种种名贵香油、精制华灯点燃光..
走不回来的小和尚 静夜读书,一则禅门公案故事令我沉思良久。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来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木把坏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师兄劝他移完树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rdq..
佛陀常教导弟子们在学习佛法时要认真,要用心,绝不能懈怠、懒惰。大多数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勤奋修行,很多弟子因此得了道,修成罗汉,消除许多烦恼和痛苦。但是有一个比丘,就是不肯用功,每当别人在打坐修行时,他却呼呼大睡。僧团里的师兄弟们劝了他好几次,他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这个比丘最大的毛病就是嗜睡,每天吃饱就睡,睡觉时还将自己的房间关得死死的,一个人在房中蒙头大睡,别人怎么叫都叫不醒。 这天中午,嗜..
晌午时分,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在回只园精舍的路上,求陀那忽然有感而发对安息罗说:今天受信徒的丰富供养,我打从心底感觉到惭愧不安,想想我们学道甚浅,如何能消受得起这分厚重的嚫施供养呢? 安息罗颇有同感地回答:是啊!信众布施之恩,不知道应该如何回报?信徒布施,将来能够获得财富无量的福报,而我们的福德不是因而减损,受到贫穷的果报吗?比..
从前,某国境内常下毒雨。雨水屯积在湖泊、江河、井、渠中,人们不知就里喝下去,就会酩酊大醉,连续七天不能清醒。 当时,该国的国王英明仁慈,见快下毒雨时,赶紧用井盖把井口盖住,防止雨水流进井里。然而,一般大臣和侍卫都不知道那是有毒的雨水,结果不加防范地喝下去,人人都发了疯。他们脱掉衣服,赤身裸体,蓬头垢面来上朝。 只有国王幸免于难,照常穿着整齐,端坐在玉椅上。然而群臣们不知道自己疯狂,反而把国王看做..
一天,四众弟子、诸大国王、臣民在舍卫城给孤独园中,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聆听开示。此时大众心中不禁兴起疑问:世尊过去生是何因缘,能发起如此广大道心,救度一切众生,而成就无上佛道?阿难尊者知道大家心中的疑问,于是上前恭请世尊开示过去生发无上菩提心的因缘。世尊演说的当下,大众皆屏气凝神,百鸟走兽也寂然无声,专注地聆听这段殊胜的因缘: 久远以前,有一位勇健聪明、福德具足的国王,..
隋开皇十二年,有位沙弥,名道信,十四岁,前来礼谒三祖僧璨大师。 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三祖反问道:谁缚汝? 道信道:无人缚。 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既然没有人捆绑你,那你还要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大悟。 【禅理】人所..
一日,僧璨禅师宣讲正宗佛法。 一个14岁的小和尚上前礼拜。 小和尚问禅师曰: 什么是佛心? 禅师反问:你如今是什么心? 小和尚:我如今无心。 禅师曰:你既无心,难道佛就有心? 小和尚又问:请师傅教我解脱束缚之法。 禅师问:谁束缚着你?..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 龙潭: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 比丘尼: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问的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相的一天! 龙潭:那你现在是什么? 比丘尼:我是女众,难道禅师看不出来? 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