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体育场附近有一个老人聚居的茶亭,终日都有老人在那里喝茶开讲。我回乡居住的时候,总是爱去那边闲坐,听听老人在生活中的智慧与品位。 有一天,一位阿伯突然听到别人说西瓜好吃,可惜子多的时候,他说:现在的世事、现代的人情比西瓜的子还要复杂。别的老人就问:你是怎样看待的? 这..
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 只有守关的老禅师心中清楚,参加这次闭关的四十名法师今天已经到了最后一关破生死关;生死关亦称情欲关,情欲不断,生死难了。但愿这些法师今天能不出意外,顺利过关。 就在守关老禅师担忧默祷中,门外传来了阵阵争吵声,是禅堂外护关的师父与一名女子在争吵。 老禅师轻轻打开房门想劝阻争吵,可就在这时,那名女子猛地推开了房门,突然一步闯进了禅..
1200多年以前,唐代禅门巨匠从谂禅师,在赵州这片土地上举扬释加如来传续下来的涅磐妙尽,他于无量法门之中结合国人参禅修佛之实情,催生出闻名于世的吃茶去公案,为当时中国南北禅林铺设了一条茶禅结合之道,并成为众生参禅修佛的不二法门。同时,也对后人提出的茶禅一味之说,提供了理入与行入的依据。赵州..
一 一次,法眼文益上堂说道: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 二 有一个老禅僧住在寺内,在门上写心字,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文益禅师对此事评论道:门上应该写门字,窗上应该写窗字,墙上应该写墙字。 三 沙塞住泉眼,文益禅师见机问道:泉眼不通被沙堵,道眼不通被什么堵?&rdqu..
一休禅师还是小沙弥的时候,就很有禅风。有一位信徒送一瓶蜂蜜给他的师父,师父这天刚要出门,心想:这瓶蜜放在屋里很不安全,一休可能会偷吃,因此把一休叫来吩咐道: 一休!刚才信徒送来这瓶毒药,药性强烈,非常危险,你千万不可贪食。 一休是个很机灵的人,他当然懂得师父的意思,师父走了以后,他就把整瓶蜂蜜吃光了,饱尝一顿之后,心想师父回来时怎么交待呢?灵机一动,就随手将师父最心爱..
很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人问他: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 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
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出名之后,总是感觉忙碌得不亦乐乎,又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请教一位年老的禅师。 作家向禅师言道:师父,我为何自从出名后就觉得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越来越累呢? 禅师问道:你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呢? 作家如实回答道:我一天到晚要交际应酬,要演说演讲,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同时还要写作。唉!师父,我活得太累太苦了。&rdq..
每一天醒来,她便开始和死神搏斗。 可是她从不悲观,从不绝望,只有坚强的信念:「我要活下去。」 《中阿含经》里,有一篇记载。一位弟子向佛陀提问:「是否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佛陀的教法?」 佛陀的回答是:「一切都不可执着。」 初春的季节,接到一个花儿听到也要萎谢的消息。台湾知名作家杏林子因遭精神病印尼女佣打伤,猝然逝世。 杏林子对生命的热爱,是众所周知的。她自十二岁开始,患上无药可治的类风湿关节炎..
编者按:《百业经》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的一部作品。其中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讲述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因果关系。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
浙江的法眼文益禅师,往闽南参访时,行脚途中遇雪,就暂在地藏院中借住,因为风雪多日,与院主桂琛禅师相谈甚契,雪停后,文益辞别桂琛禅师,拟继续行脚。桂琛想送法眼一程,两人走到山门外时,桂琛禅师指着路边一块大石头问道: 大德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知道这一块石头在你心内或心外? 法眼文益毫不考虑的回答道: 依唯识学讲,心外无法,当然是在心内。..
释迦牟尼佛有个叫般特的徒弟,他生性愚钝,佛祖让500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可是般特仍然不开窍。佛祖把他叫到面前,逐字逐句地教他一首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说:你不要认为是这首偈稀疏平常,你只要认真地学会这一首偈,就已经不容易了!于是般特翻来覆去地就学这一偈,终于领悟了其中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佛祖派他去给附近的女尼讲经说法。..
沩山灵祐是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而百丈怀海与盐官齐安国师又是同门师兄弟,同嗣马祖道一禅师。 沩山灵祐禅师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无佛性。 盐官齐安国师亦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乍一看,这两位大德的开示是如此的悬殊,难怪会让那些尚未契不二之旨的初入门者颇感迷惑。 盐官禅师座下曾经有这样两位僧人,他们前往沩山参礼,听到沩山禅师举扬&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