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禅师,面请教益,侍者通报时说,某位学僧从某地来,想见禅师问禅。 佛光禅师总是自然地反问:谁是禅师? 有时,佛光禅师在吃饭时,侍者问:禅师!你吃饭吃饱了吗? 禅师也像茫然地问道:谁在吃饭? 一次,佛光禅师下田锄草,从早到晚,都没有休息一下,..
有一年轻学僧问性空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性空禅师回答道:假如有人落在千尺之深的井中,你能不假寸绳把他救出来,我就告诉你。 学僧说:近日湖南畅禅师去世,也是像你一样,讲的话不合乎常识。 性空禅师就叫仰山慧寂禅师把年轻的学僧赶了出去。 仰山后来问耽源禅师说:依你看,怎样才能救出那井中的人呢?&r..
侍郎李浩居士,天童应庵昙华禅师之法嗣,字德远,号正信,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李浩居士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及进士第,官拜光禄寺丞,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切斥时弊,每为执政者所忌,多次遭贬。 李浩居士幼时即好阅读《首楞严经》,如游旧国,志而不忘。在任期间,李浩居士曾前往衢州明果,投应庵昙华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李浩居士入室参礼应庵昙华禅师。 应庵禅师用指尖敲击着他的胸脯,问道:&..
随侍径山五年后,又到马祖道一处得到印证。 两年后,又到石头希迁处。 道悟:如果超脱定慧,请问还有什么法? 希迁:我这里本来就没有奴隶,还谈什么超脱? 道悟:我还是不懂。 希迁:你懂得空吗? 道悟:这一点,我早有心得。 希迁:想不道,你..
僧璨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才14岁,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 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信回答:我如今无心。 禅师说:你既然没有心,佛难道就有心吗? 小和尚又道:那么,请求你教给我解脱束缚的方法。 禅师说:&ld..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遇安禅师悟道后,住温州瑞鹿寺。后示寂于北宋至道元年(995)。他的入寂非常自在潇洒。 临走的那年春天,他作偈付嘱其嗣法弟子蕴仁禅师道: 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 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 付嘱完毕,遇安禅师便洗澡换衣,安坐禅床,然后命令人把棺材抬进丈室。静坐了一会儿,遇安禅师便自己爬进棺材里,..
清朝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这样的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角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明乡西50公里处)。 书中写道:三国诸葛亮路过勐海南糯山,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眼病,孔明以手杖插于石头寨的山上,遂变为茶树,长出叶子,士兵摘叶煮水,饮..
一天,六祖慧能向众人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名也没有字,没有背也没有面,你们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神会:这是诸佛的本源,我的佛性。 慧能:告诉你无名无字,你偏要叫它本源佛性。你也只能做一个注解佛法的和尚。..
【原文】迄高宗永徽辛亥岁闰九月四日,忽垂诫门人曰: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据《五灯会元》卷一) 【译文】到了唐高宗永徽辛亥年(651)闰九月四日,道信禅师忽然向门徒传示遗训:一切事物的系缚,都已经解脱了。你们大家都要爱护珍惜禅法,使之流传教化于未来。说完,安详地坐着逝世了。..
一日,克勤禅师升堂,举云门文偃禅师东山水上行公案 有僧问云门禅师:如何是诸佛出身处? 云门禅师道:东山水上行。 克勤禅师举完此公案,便令宗杲禅师下一转语。 宗杲禅师苦苦参究了一年的时间,一共下了四十九个转语,均不契旨。 后来有一天,克勤禅师应邀赴一达官之府宅,升座说法,宗杲禅师亦..
一位农夫请法师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法事完毕之后,农夫问道: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法事中得到益处吗? 法师对他说:这次诵经,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益,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你说什么?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我的太太非常娇弱,其他的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因此,我要请你单单为她诵经。农夫忧虑地说。 ..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访了他的一位朋友,辞别时,因为天色已暗,他的朋友就给他一只灯笼,让他照路回家。 盲者谢绝朋友的好意说道: 我不需要灯笼,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 朋友解释道: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照路回家,但如果你不提灯笼的话,别人也许会撞着你,因此你最好还是带着。 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