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天气寒冷。正聪禅师令德宝禅师生炉子。 其间,正聪禅师趁机便问:人人有个本来父母,子之父母今在何处? 德宝禅师道:一火焚之。 正聪禅师道:恁么则子无父母耶? 德宝禅师道:有则有,只是佛觑不见。 正聪禅师道:子还见么? 德宝禅师道:某..
赵州禅师在禅宗史上,是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他风烛残年时,依然有消失了?他那青春活力,他好像永远也不会衰老似的。 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中,已看到禅宗衰退的迹象。他说:九十年来,我曾看过马祖以后的八十余位禅师,他们都具有创造的精神。可是最近几年来,学禅的人却逐渐地走向繁琐、分歧。离前人的创造精神越来越远,这种颓风是越来越厉害。 赵州说这些话是在九世纪末,那时他已是一百一十岁的..
五祖法演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以佛眼龙门清远、佛鉴太平慧勤、佛果圆悟克勤三人最著名,有法演门下三佛之称。 一时,五祖法演禅师率众弟子经行,至山亭小憩夜谈,将归时,灯油燃尽,即命就此情境各下一转语。 时慧勤禅师曰:彩凤舞丹霞。 远禅师云:铁蛇横古路。 克勤禅师说:看脚下。 演祖对克勤禅..
成都一条被车撞伤的狗被主人抛弃在路边,许多居民给它端去食物和水,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再生。 它每天都在找主人,还流眼泪。 居民宋大姐说,再生很懂得感恩,有人给自己喂食,它都会流泪. 一条狗,一条奄奄一息的狗,一条被主人遗弃了的狗,却如此的善良仁义。它没有埋怨抛弃自己的主人,每天都在寻找主人、渴望重新回到主人的身边;..
五祖弘忍对中国禅宗,乃至对中国佛教的一个不可抹灭的功绩,是他伯乐识马,选定慧能为六祖。中国禅宗因为有了六祖而焕发了新的活力;渊自印度的佛教又因为禅宗的革命而真正成为中国化的佛教。 慧能的原籍本是范阳人(今河北省涿县),父亲就在那里做官,后来因贬谪流放而到了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兴许是生活所迫,他与母亲一道又移居到了南海 - 广州去住,长大..
黄檗山断际禅师在其《传心法要》中,有下面一段参禅的教示: 「各位弟兄!你们平日只学口头三昧,说禅说道,呵佛骂祖,到这里都用不着。平日只管欺人,怎知道今日自欺了。各位弟兄,趁身体康健确实去了解禅道。不被人欺的一段大事,要控制它的关键,并非难事,只是你不肯下定决心去做。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去了解,就说这太难了解,非你力量所及。这真是荒谬!如果你真是一个有决心的人,就会知道你所参的公案是什么意思。」 佛迹..
[原文] (神光)则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语神光云:诸佛菩萨求法,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汝虽断臂求法,亦可在。遂改神光名为惠可。又问:请和尚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进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达摩语惠可曰:..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说法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
[原文]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观壁,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为四行?一报冤行,二报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白话] 入道的路有好多条,举要而说,不出两种:一种是理入,一种是行..
玄沙师备禅师有一次向雪峰义存禅师说道:有拄杖子吗?向你化缘一支拄杖子。 雪峰禅师慷慨地回答道:我有三支拄杖子,你拿一支去好了。 玄沙禅师惊讶地说道:每个人都只有一支,那你为什么却有三支呢? 雪峰禅师解释道:三支有三支的用处。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道:是即是,我却不如此用法..
龙潭崇信禅师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怜他穷苦,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可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天皇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
我记得说过,前二年说过,近来很少说,一个参禅的、一个念佛的,这两样比较一下。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了,会用功的就更会用了。所以我也说说,也有听到过的,也有没听到过的,听到过的随意,没听到过的也应该听听。 谛闲老法师收了两个徒弟,有个大弟子,这人简单说,有人介绍跟谛老出家了,出家前他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