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白天负责厨房典座的工作,晚上则以诵经作为修行的功课,一日,真觉禅师问他道:你看什么经? 元琏回答道:维摩经。 真觉再进一步问道:经在这里,维摩居士在哪里里? 元琏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深愧自己所知有限,反问真觉禅师:维摩在哪里里? 真..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干什么?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探寻者是何人?清静又是何物? 该僧便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您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心,何不自心清静? 僧无言以对。 ..
有些禅师未能达到彻悟境界,其性格往往怪异而固执。如德山宣鉴禅师最为突出。他擅讲《金刚经》,因俗家姓周,故人称周金刚。 他对禅宗那种不立文,直见本心的法门,更不放在眼里。他常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但都未能成佛。南方这些小丑,居然敢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一定要捣毁他们的窟穴,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答佛恩。 於..
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道: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当即说:把心拿来。 慧可不得不说:弟子无法找到。 达摩开导他说: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吗? 慧可恍然大悟。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三祖僧..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
法喜充满 17:53:56 四祖道信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法喜充满 17:54:10 何为方寸呢? 般若 17:55:16 总在心源 法喜充满 18:01:09 因处如不明,果处只怕是难到吧 和维 18:03:42 (双手合十恭敬像) 和维 18:05:26 请大家注意了:公交车门的上方,突出的一块箱体上面(一般在左边)有一个圆孔,圆孔有一个滑动盖板,..
荷泽神会禅师初参六祖惠能大师时,惠能大师问道:你从远处来,路途遥远,太辛苦了,自性禅心带来了吗?可看见本体的法性是什么吗? 神会禅师道:报告老师:我有来去,自性没有来去,本体法性,普遍法界,怎可言见,抑或不见? 惠能大师道:好敏利的词句。接着拄杖就打了下来。..
有一位信士问普交禅师道: 修忏悔法门是为了自己忏悔呢?还是为他人忏悔呢?若为自己忏悔,自己罪性从何而来?若为他人忏悔,他人非我,怎能为他忏悔? 普交禅师一时无以回答,便开始云游参访,希望解答这个疑难问题,一日到泐潭禅师处,脚刚踏进门,泐潭禅师大叫喝了一声。 普交禅师虽然不知喝一声的意义,但想到既然前来问道,总该..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傅为他指引开示。年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道。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时,心智看师傅晃晃悠悠走..
自伞自度 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
大珠慧海禅师初参马祖的时候。马祖问他:来此何事?他说:来求佛法。 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来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什么? 大珠说:哪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说:如今问我者就是你的宝藏,一切俱足,更无欠少,何需外求? 大珠于此自识本心。踊跃谢礼。..
馬祖道一禪師問:「從何處來?」 大珠慧海禪師曰:「越州大雲寺來。」 祖曰:「來此擬須何事?」 曰:「來求佛法。」 祖曰:「我這裡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 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 曰:「阿哪個是慧海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師於言下,自識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