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悟克勤,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著名禅僧。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据一些记载显示,这位僧人自幼有神童之称,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一天,他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他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湖北黄梅五祖山的法演禅师门下。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给法演禅师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后来,有一位在朝廷..
盘山和尚在街上看到有人正在卖野猪肉。客人对肉店老板说:请切最上等的肉一斤。只见老板放下割肉刀,双手在抱胸前,大大咧咧地会问:那你老兄说说哪个地方的肉不是上等的?盘山听到屠夫这句问话,顿然有所解悟。也许当时盘山正在为善与恶的道德问题而苦恼,而屠夫的一番话终使盘山从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哪有什么恶人,难道有谁本来没有佛性吗?这是盘山对超越善恶对立的..
有位女施主家境很富裕,无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利,还是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但她却还是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询问如何才能具有魅力及赢得他人的喜爱。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就开始发问:禅话怎么讲呢?..
有一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道:禅师!我研究佛学,需要20年,但对于禅道却一窍不通,你能指示我一下吗? 越溪禅师并不开口,只是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学僧夺门而出,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一定要找他理论。正当生气的学僧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看他一脸怒相就和蔼地问道: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学僧一边喝茶..
王辅益是个非常发心的信士,除了工作以外,只要有空就往东禅寺里跑,常常帮园头师种菜浇水,要不就帮典座师劈柴煮饭。如果碰到无名禅师对信徒说法,或与学僧小参开示时,他总聚精会神的用心听讲。 有一次,王辅益在禅堂外静然的望着学僧,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禅姿,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刚巧,无名禅师从他身边经过,问道:你为什么叹气呢? 王辅益又深深叹了一口气。 无名禅师再问道:..
湖南永安朗禅师,僧问:如何是洞阳家风?师曰:入门便见!曰:如何是入门便见?师曰:客是相师!复问:如何是至极之谭?师曰:爱别离苦! 白云野语: 洞阳家风,入门便见;何者是入,客是相师。 相师者,非是看相算命之师,而是执着于相,惑相..
柏树子,赵州桥,无情说法时时,可惜你我不会,风送钟声,说些什么?不禁又使我想起那千年的公案。 赵州悠然地坐在禅床上,偶尔用拂子赶赶苍蝇。身边也许放着一杯茶吧。那个禅床是不是折腿的那个。可能已无法考证了。院主正在身边,也许在汇报工作吧,这时外面来了两个参学的僧人,进门后见到赵州就礼拜。见到千仞壁立的赵州关了吗?赵州抬眼问:曾到此间?(考考你,看你著不著相!)答:&ldqu..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
耽源禅师有一次提着篮子要往方丈室去的时候,路途中,慧忠国师就叫住他问道:你盛那么多的青梅子做什么用? 耽源:供养诸佛菩萨用的。 慧忠:那么青的梅子,尚未长熟,吃的时候又酸又涩,怎能供养呢? 耽源:所谓供养者,用以表示诚意耳。 慧忠:诸佛菩萨是不接受如此酸涩的诚意,我看..
性空禅师,汉州人。出家后,自号妙普庵主,结庐于青龙山野,日常除了修习禅定外,常以吹笛自娱。建元初年,徐明举兵反叛,经过乌镇,纵兵劫掠,滥肆杀戮,百姓逃亡一空,性空禅师慨然:我不能不救。 因而策杖独往贼营。贼首见他貌伟而庄,以为他有诡异之谋,便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到什么地方去? 我是出家人,要到你们贼窝去! 贼..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在旁的沙弥就说道: 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又再说道: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
有一日,寺里的和尚在田间工作,黄檗拿了把锹,看见临济空手跟后面,便问:你的锹在哪里? 临济回答:有人带走了。 黄檗便说:你走过来,我要和你商量一些事。 临济走向前去,黄檗把锹竖在地上说:就是这个,世上没有人竖起。显然,黄檗以锹来暗示禅的传灯。 临济立刻领悟黄檗的意思,便把锹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