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沩山老人,在湖南沩山修道,得到静坐一须臾之定力。他将金银财宝,亲戚朋友,及一切五欲皆置之度外。沩山老人虽不求名利,但时间久了人人皆知,遂有很多人上山供养亲近他,以求福求慧。这个好名誉传到当时的裴休丞相也晓得了,于是也上山拜谒。见到山上只有一所简陋茅蓬,连床也无,只有蒲团一个,老人常常坐在上面,人来他也不动,人走了他也不管,也不迎宾,也不送客。 裴休又想,「这位老修行连庙也无。我现在有的是钱,..
百丈禅师的座下有位司马头陀,学识渊博,天文、地理、阴阳卜卦无一不精。有一天,司马头陀从外面回来,告诉百丈禅师说:有一个地方叫做沩山,那儿可以建立丛林,度众修行。那个道场很大,可以容纳五千五百名以上的修行者。 百丈听后,打趣地说:既然如此,像我可以前去那儿开山建立道场吗? 司马头陀回答说:沩山这个地方是肉山,您是个骨人,如果您前..
沧桑兴教寺:当罂粟花开满申遗大道时 经济学博士陈怀松饱含深情撰写本文,观后为之动容。我们不敢设想当罂粟花开满申遗大道时,我们的文化还会有遗产吗?谨以此文分享给所有炎黄子孙。让我们共同反思:面对一座孤零零的被圈禁的大雁塔,如何感知57岁高龄的玄奘大师在造塔施工现场亲自搬起的重量;摸着被商业喧嚣裹挟着的假古董雕廊画柱,如何感知一抔故乡土婉拒半壁江山的忠胆;一排又一排吹着空调的旅游车的观光客,又如何感知..
有弟子问洞山良价:"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 洞山回答:"可以到没有寒暑的地方。" 弟子又问:"哪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 洞山回答:"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真可为: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雪峰有一次搬柴,把一捆木柴往洞山良价脚下一扔, 洞山就问他:"这捆木柴有多重?" 雪峰说:"地上的人都提它不起来。" 洞山说:"那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雪峰..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有位年少僧人前来拜见。少年僧人问:什么心才算是佛心呢? 三祖问他:你现在的心是什么心?年少僧人想了一想,说:我现在没有心。 三祖说:连你都没有心了,佛又怎能有心? 少年僧人就向三祖祈求说:但愿师父能指示一条解脱的法门..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似的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见闻种种,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 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似地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南岳。 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
甲乙两座禅寺,都由禅师住持。两寺禅师经常训练门徒的禅锋机语,两寺每日均各指派他们寺中的沙弥前往市场买菜。 甲乙两寺的沙弥,有一天在路上相遇,甲寺沙弥问乙寺沙弥道: 请问你到哪里里去? 乙寺沙弥回答道: 风吹到哪里里,我就到哪里里去! 甲寺沙弥想不到乙寺沙弥这么回答,一时不知怎么说下去才好,归告甲寺禅师,师责备道:傻瓜!你..
有位和尚自称沉默大师,其实只是欺世盗名而已。 为了让人信服,他专门找了两名能说会道的侍僧。别人前来参问,都由这两位侍僧替他回答,而他自己则摆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摸样,一言不发,以表示他的默照禅不可以言说。 一天, 正当他的两名侍僧因事外出之际,来了一位游方僧人。游方僧人恭问:如何是佛? 沉默大师&rd..
住在湖南的石头希迁禅师有一次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从江西来。 希迁:那你见过马大师(马祖道一)吗? 学僧:见过。 希迁用手指着一堆木柴又问: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 因为在石头希迁处,无法契入,这位学僧就又回到了江西见马祖道一,并将石头的问话告诉了马祖。 马祖道一听后,笑问学僧:你看那一堆木柴有多少重量? 学僧:我没称量过,但那是很大的一堆柴。..
住在湖南的石头希迁禅师有一次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道: 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从江西来。 希迁:那你见过马大师(马祖道一禅师)吗? 学僧:见过。 希迁随意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 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因为在石头禅师处,无法契入,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