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常会感叹,如果高中的时候我是现在的个性,可能就会弥补好多遗憾,其中最遗憾的莫过于暗恋一个女生却一直不敢告白。 我想起我那可怜的17岁,对于想接近的人,还没开始接触,就已经给自己发出一种警告:不要过去,你不值得让人喜欢。在别人拒绝自己之前,就先蔑视了自己。喜歡这种东西,最初都盛产自卑的情绪。 高二开学不久,我就在一天内连续三次偶遇同一个女生,且是一个青春娇俏的马尾姑娘。身为一个死忠的..
17岁那年,我是一个孤傲的学霸。 学校光荣榜上,江晨晨三个字,雷打不动地排在第一位,那是我寡淡青春里唯一的骄傲。我是所有老师口中用来教育其他同学的榜样。 实际上,除了学习,我别无所长,长得不漂亮,也不可爱。没有人知道,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因为自卑,我便用冷漠的外表,将自己伪装起来。 我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有一天,一个叫沈惜凡的男生说:..
跑到美国学插画 今年27岁的倪传婧出生于广东,5岁时在深圳学画画。倪传婧至今记得,那位女老师的教学模式非常先进,她很提倡小孩子发挥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声音。这跟当时很多强调技巧、紧抓临摹素描的画院很不一样。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倪传婧非常喜欢和享受。 倪传婧喜欢用视觉来说故事,所以插画成为了自然的选择。 插画对我来说是一个梦的世界,它的..
最近,台湾最火的电影是《我的少女时代》,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女生版。 可是,我一直想写的,是《那些年,我们这些没人追的女孩》。 我的青春期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 那真是一段漫长又黑暗的日子啊! 初中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男生,数学很好,眼神犀利。他是标准的毒舌男,每天,我跟他的交流方式就是互相攻击和互相羞辱。 现在回想起来,他就像《..
每年一到寒暑假,家里几乎天天都有人来访。 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物质享受,倒是精神上,因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看他的学生,而始终舒畅开怀。 我很佩服父亲有这么大的能力,可以教出这么多优等生来,所以等到自己也成了一名老师时,便发誓要像父亲一样,能让更多的好学生记住自己。 成绩好的学生,总是有一股傲气。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原谅他们的这种骄傲,因为只有优等生才能让老师感到光彩..
海边有那么多的女孩子,都穿着泳衣,而我偏偏看到你,喜欢上你。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男生,我不完美,不尽如人意,可是你却偏偏爱上我,偏偏能受得了跟我在一起。 小说或者电视剧里,别人家的理工男或者学霸男,通常是这样的:清晰绝美的侧颜,映着恰到好处的光线,凝神专注,显得特别性感;走路拉风,有时酷酷地不说话,但显得低调奢华有内涵;只要一开口就特高端,知识广博,让你觉得,即使智商被他碾压,也有种妥妥的幸福感;..
在我們的教室里,在很多人的书桌上,都有一条神奇的线。 这条线是两张拼在一起的书桌自然形成的线,也因此常被用来当做同桌之间的分界线。平时,谁也不能让自己的胳膊肘或是脏橡皮超过这条线,否则就会被对方说:喂,你超线了。 与此同时,也一定会有两堆厚厚的书紧紧贴着这条分界线,被并排着放在两张书桌之上。这两堆书就像是分界线旁的堡垒,界线两边的人..
所有青春里桀骜轻狂的少年,后来都会在光阴的庇佑下长成安静沉稳的男子。 五一假期回老家,下火车,看到远处闸机外接站的人,最显眼的位置上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梳着利落的短发,穿一件白色T恤,一条有些发白的蓝色牛仔裤,目不转睛地向人群眺望,眼里流转着波光粼粼的期盼,一看就是在等心上人。 穿过闸机的时候,我下意识地瞄了眼青年,依稀觉得眼熟,仔细打量,竟是宋程。 我定定地站在原地10秒钟。..
一 第一次见到刘苏然的时候,田小东还是大大地吃了一惊,这就是隔壁班的那个绯闻女生刘苏然吗?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 在田小东的想象里,刘苏然应该是长着三头六臂的小怪物,当然,这有点夸张,但至少应该和那些老师以及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有点区别才正常,至少应该是张扬不羁嚼口香糖,挂着玩世不恭或不屑一顾的表情,有点非主流的小众爱好才正常。 可是有着种种传说和绯闻的女..
我十三岁那年,跟人打架,被学校劝退。 班主任叫来了我爸,让我爸带我回去反省几天。当时家里穷,也没有多余的钱给老师包红包,我爸就真的把我领了回去。 第二天,我爸就带着我跟他去工地,搬砖。他说,搬一天,算一天的工钱。 我爸是瓦匠,在我的记忆里,他每天傍晚回来,身上全是水泥,于是我对水泥味有天生的反感。但我听说有钱拿,还是答应了。 我爸上班的地方在县城,我坐在我爸摩托车的后座上,手..
朋友问我最近一次哭是什么时候。我能想起来的有两次。 一次是中秋假期结束后回青岛,火车一路晚点,原本八点就该抵达却硬生生地拖到了十点半。行李太多太重却打不着出租车,我在荒芜的夜色里走了很久才上了一辆公交车,下车后还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家。 小路上空无一人,手掌被勒得生疼,满身汗水。两只手都提着东西,以至于天空突降骤雨时,根本腾不出手来打伞。爸爸发短信问我到了没有,我停下来回短信:&ldquo..
由于残疾,更由于孤寂,我渴望着与人交流沟通,便迷上了写信。毫不夸张地说,从世界屋脊到黄海之滨,从天山脚下到楚天蜀地,到处都有我的朋友。他们大多与我永世无法谋面,不过,只要心中拥有,一想,也便足够了。 有没有近在咫尺而书信不断的?有,晓雨,一个纯净得几乎透明的女孩,她就是。 晓雨就住在我家楼上。说来没人会信,开头五年多,我们并不相识。只因我有个叫君的小朋友正好是她的同桌,有一天,君托她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