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三境 禅师将参悟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指苦苦寻求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形。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是指已经破除法执我执,似悟道而尚未悟道的情形。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指在瞬间得到永恒,无拘无束。 苏东坡有三首七绝可用来注明参禅前、&ld..
有业有报 有一位信士问普交禅师道:修忏悔法门是为了自己忏悔呢?还是为他人忏悔呢?若为自己忏悔,自己罪性从何而来?若为他人忏悔,他人非我,怎能为他忏悔? 普交禅师一时无以回答,便开始云游参访,希望解答这个疑难问题,一日到了泐潭禅师处,脚刚踏进门,泐潭禅师大叫着喝了一声。 普交禅师虽然不知喝一声的意义,但想到既然前..
方外之交,不必同一 杭州净土院的药山惟政禅师,持律甚为精严,曾接引太守李翱皈依佛法,也曾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事。但生性淡泊,不喜应酬,朝中大臣经常争相供养,禅师均借故推辞。 禅师与蒋侍郎颇为深交,一日,蒋侍郎对禅师道:明日寒舍文人雅集,有几个知己好友相聚,大都是当代学者名士,恳请禅师能抽空前来普洒甘露,演说妙法,则我等不胜荣幸! 惟..
无争无价 游方和尚问曹山禅师: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曹山禅师抬眼远望,只见树的枝丫上悬挂着一团黑色的尸体,于是说:死猫的脑袋最珍贵! 和尚圆睁双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为什么世人认为一钱不值的东西,禅师竟认为是人世间最珍贵的? 曹山禅师笑着说:樗树根大枝弯,世人因为看它无用,它便得以生存;..
放下放下 一次,坦山禅师与一位同参外出行脚,正遇上天降大雨,一条小沟立刻被雨水冲成了一条小河。 他们正准备横穿小河,发现一位身着丝绸衣服的年轻姑娘,站在一边徘徊不前。显然,她不想蹚过小河弄脏衣服。 来吧,姑娘。坦山说着伸出双手,然后抱起那位姑娘趟过了小河。 同参见此情景,闷闷不乐,一言不发,直到天黑挂单寄宿时,才忍不住问坦山道: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
惜福有福 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正计划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漂流下一片很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再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完好的一片叶,竟如此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
放下就是解脱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
性天真佛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访佛光禅师道: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道: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像泉源,会自动流露出来。&rdqu..
心清秽净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的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时已晚,慧薰禅师就说:日暮了,就此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已将粥煮好了,用餐时,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可给文道用餐,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粥..
心之大小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者答:城垣造毕。 禅师问道: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答:&l..
度人度心 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所寺院向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头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头搬到后院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方丈什么话也没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到的! 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搬了两个时辰,才..
床头女像 在安积良斋的床头,无论何时都挂着一个女人的相片,在相片下随时供献着珍奇果品。这里面有一段有趣因缘。 安积年轻时,娶了一位妻子。安积因幼年出天花,面貌变得非常丑陋,疤痕满脸,像个怪物。那女人嫌他面目丑陋,忍受不了,终于和他离婚了。 后来他又娶了一位女人,那女人也忍受不了他的丑陋,离他而去。 安积对镜长叹,痛苦万分。但有一天,他突然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心灵。身体的缺陷无法改变,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