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宗派的问题,有的说禅宗第一,有的说禅宗最好,议论间不乏对其他佛教门派的歪曲贬低之意。他立刻把那几个小沙弥叫过来,让他们把寺院里的一棵生长得非常茂盛的小樟树给修理一番只留一个树杈,把其他的七、八个树杈全都砍了。 一棵充满生机、枝叶繁茂的小树,马上成了惨不忍睹的单枝独杆。更严重的是,几天之后,这棵不幸的小树..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
慧可一名僧可,又名神光,俗姓颐,洛阳虎牢人,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慧可幼年出家,通晓佛典。四十岁时拜菩提达摩为师。为表求道决心..
只手之声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赶出去..
禅,并非天边的云霞,可望不可及。它,就在你身边。禅宗,与其说是宗教,更不如说是一种生活;与其说是一种信仰,更不如说是一种智慧;与其说它修行习道,更不如说是一种身心的修养艺术。如果说禅宗也有迷信或崇拜,那么这个迷信和崇拜的偶像,便是你自己。历代的禅师们说:谁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救自己,宝藏就在你身上,不须外求。贪看天上月,反失掌上珠。 世界上再..
(弘南灭北) 神会,是六祖慧能的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人,是南宗建立、兴盛的重要人物,有功之臣。 神会,俗姓高,湖北襄阳人。少年时曾研习过儒道各家著作,后来读了《后汉书》,知道有佛教,由此倾心于佛法,于是就到国昌寺从颢元法师出家。他对于经论的理解,远在一般僧人之上。后来,他又到荆州玉泉寺跟从神秀学习禅法。武则天久视元年(700),神秀被召入京说法,便劝弟子们到岭南从慧能学习。 神会在四十岁左右..
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是僧璨大师,又作僧粲,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后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僧璨最初以居士身份谒二祖慧可,北齐天保三年,慧可授法弟子僧璨,当时僧璨已经40多岁了。之后,他就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北周武帝灭佛期间,僧璨隐居于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十多年来无人知晓。隋开皇十二年,十四岁的沙弥道信前来拜师,说:愿和尚慈悲,乞..
蕲州(今湖北蕲春)三角山令珪禅师,清令遵禅师之法嗣。 初参鄂州清平令遵禅师。清平禅师问:来作么? 令珪禅师道:来礼拜。 清平禅师问:礼拜阿谁? 令珪禅师道:特来礼拜和尚。 清平禅师呵叱道:这钝根阿师! 令珪禅师一听,知道自己根机不好,便伏身礼拜。 ..
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石头还会出汗吗?」 本份事是成佛、开悟、解脱、救度众生等的大事。凡是已经大悟的人,一定会以大慈悲心来广度众生,如果不度众生,纵然开悟也不能成佛,所以其本份事中的最大项目乃是广度众生的大事。然而,正在尽职尽份做着本份事的诸佛菩萨、诸大禅师是否还认为有本份事需要做呢? 佛法讲到有为与无为。有为是自觉有份责任,完成之后希冀得到酬劳果报;无为则适巧相反,..
北野是日本京都永平寺的方丈。他年轻时喜好四方云游。二十岁那年在行脚途中,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结伴爬过一条山路之后,来到一株树下休息,那位行人供养北野一袋烟,因为当时他非常饥饿,所以也就接受了。抽过烟后因为北野称赞烟味甚佳,那人便送他一根烟管和一些菸草。 那人走后,北野想道:这样令人舒服的东西,也许会侵扰禅定,我应立即停止,以免积恶成习。于是他抛掉了菸草和烟具。 三..
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大悲。 中古世纪的时候,印度有一位国王,因为长得实在太矮,每当站在臣民们的面前时,就不禁为自己的矮小而感到沮丧。 后来,矮国王命人将王座加高,这样一来,只要他一坐上王座,臣民们一跪,那他就高高在上了。但这毕竟不是根本之道,总不能一辈子都不下王座吧!因此,矮国王终日烦恼不已,日不能食、夜不能眠。 终于在一次庆典里,矮国王召集了国内所有的智者,命令..
宣州(今安徽宣城)剌史陆亘大夫(764-834),南泉普愿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曾历任兖(yan)州、蔡州、虢(guo)州、越州、宣州刺史。南泉禅师晚年在池州传法的时候,与陆亘大夫的关系非常密切。陆亘大夫曾迎请南泉禅师入宣州治所供养、亲近、问法。在南泉禅师的不断点拨下,陆亘大夫后来得以悟明心性。 有一天,陆亘大夫向南泉禅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