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吾和渐源到一家去吊丧,渐源指着棺材问:「是生呢还是死?」 道吾说:「不能说生,也不能说死。」 渐源问:「为什麽不能说?」 道吾说:「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渐源恼了:「再不说我就要打人了。」 道吾仍然坚持说:「你要打便打,我仍然不说。」 渐源便打。道吾被打後对渐源说:「你姑且离开一段时间,外出回避一下。要不然大家知道了这件事後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後来道吾死了,渐源去找师兄石霜,也问他..
一次,有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 有源律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慧海:用功。 有源律师:如何用功? 大珠慧海:饥来吃饭困来眠。 有源律师:一切人总如同师用功否? 大珠慧海:不同。 有源律师:何故不同..
南京的栖霞山的栖霞寺,以石刻的千尊佛像闻名天下,尤其是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顶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仰视。 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时,见到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引导的卓成禅师道:老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 卓成禅师回答道:喔!那尊佛叫飞来佛!老禅师的意思是说那个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这尊佛应该是从别处飞来..
有一个小和尚外出买东西,遇见另外一寺院僧人问小和尚,师父你从哪里来?小和尚回答道:风从哪里来,我就从哪里来。僧人无言以对,于是回去问师父,师父说他笨,他该反问小和尚:如果没有风你又从哪里来呢? 在石经寺出家的第三年,一位师兄疯了,半夜冲进房间要砍死我,虽然侥幸逃脱一劫,但是从此胆小如鼠,疯师兄凶恶的眼神时常在脑海浮现。寺院在山上,最怕半夜起来..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面的落叶。再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它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後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通通摇下,後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於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后,是不是就成菩萨、成佛了? 老禅师说:顿悟只是通过修禅发现并找回了自性,成菩萨、成佛还需努力的修行才行。 小沙弥还是非常困惑,他说:释迦牟尼佛祖不是顿悟成佛的吗? 老禅师就说:佛祖也是经过了多年的精修和探索,才水到渠成、顿悟成佛的。..
安吉州(今浙江安吉)道场正堂明辩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俞,本郡人。明辩幼时从报本蕴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访诸名宿。后至西京少林寺,一日,闻僧举佛眼禅师以古诗发明罽宾王斩师子尊者之因缘,诗云: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一声羌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罽宾王斩师子尊者的因缘是这样的师子尊者传法给婆舍斯..
风穴延沼(896973),北宋临济宗禅僧。浙江余杭人,俗姓刘。幼不茹荤,博览群书。应举不第,遂依本州开元寺智恭披削受具,习天台止观。参谒南院,入门不礼拜。院曰:入门须辨主。沼曰:端的请师分。院于左膝拍一拍,沼便喝。院于右滕拍一拍,沼又喝。院曰:左边一拍且置,右边一拍作么生?沼曰:瞎!&rd..
风幡之议是禅宗公案名,说明万法唯心,境随心转之理。 传说五祖弘忍当年传衣钵于六祖时曾告诫他说:你此去南方,佛法难起,可暂作隐居,待机缘成熟时再说法行化。惠能回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之间,终日与樵夫走卒为伍,直到十余年后,方行法教化。而其开始说法的契机则与风幡之议典故有关。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的一天傍晚,惠能来广州法性寺。法性寺是..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箩豌豆,听到洞山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也来,滚到了洞山的脚下。洞山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 云居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洞山禅师刚才说的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 色包含的范围太大了!女色、颜色、脸色你穿衣服挑颜色..
稽山章禅师还是一个云水僧时,在投子禅师座下参禅,并领了柴头的职事。 有一天,章禅师做完工作之后,在庭院里碰到投子禅师,投子禅师以一杯茶慰劳他,一面斟茶,一面问道:这杯茶如何? 章禅师双手接过茶后,说道:这杯茶,可以说森罗万象都在这里! 投子禅师道:森罗万象都在这里,如此说来,这是一杯非比寻常的茶,假若随随便便喝下去,谁知有何..
法融(594657年)是禅宗牛头宗的创始人,他的禅法又称为牛头禅。俗姓韦,润州延陵(治所在今江苏丹阳西南)人,19岁博通经史,后来因续《般若经》,晓达了真空义旨,忽于一天叹息说:儒学世典,非究竟法,般若真观,出世舟航。于是入茅山依三论宗晃法师出家。后来入牛头山,在非常幽静的石室中禅修,有百鸟衔花的异迹。 这时,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