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龙猛菩萨从龙宫等他方世界中,迎请了许多般若经典在人间广弘。此举令魔王波旬火冒三丈,为了加害龙猛菩萨,他投入乐行王后的腹中,成了乐行国王的一名太子,名叫具力。 有一天,母后送给具力太子一件精美别致、五彩锦缎的无缝衣(无缝衣:指不见缝痕的精工妙衣。)。太子说:我现在还不穿,等到继承王位时,再穿不迟。 母后说:你恐怕没有这个机会了。本来,国王驾崩之后,理..
龙潭崇信是天皇道悟的学生,龙潭出身贫穷,出家前以卖饼为生。道悟把庙旁的小屋借给他住,为了表示感激,每天他都送去十分饼给道悟。道悟收了饼,每次都剩下一个还给龙潭。道悟说:"这是我送给你的,希望你子孙繁盛。"龙潭不解地问:"我送给您的饼,为什么您又送还给我呢?"道悟:"是你送来的,又还给你,这有什么不对吗?"龙潭若有所悟,便决心出家,追随道悟。 龙潭跟随道悟许久,却从未听到道悟为其指示心要。一天,龙潭..
龙树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佛教人物,因此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据说,龙树是南印度人,他的母亲在一棵树下将他生下,他的老师姓龙,故取名龙树。 龙树天资聪慧,记忆力过人,听人诵经,很快就能倒背如流。他自幼遍学婆罗门教及其它外道经文,到青年时代已是学富五车,名气很大。 有一年,龙树和几个朋友从一个术士那里学得隐身法,便潜入王宫与漂亮的嫔妃们胡搞。不久,一些嫔妃竟然怀孕了。国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以为是妖魔作怪,召..
道元禅师在中国学禅回日本後,和人谈起他这十年修炼的心得时说∶「我这段时间内领悟到了最深刻的真理∶眼睛是横着长,鼻子是坚着长的。」 众人闻之,莫不捧腹大笑。但随即,他们的笑容僵在脸上。因为在那一阵笑声过去之後,他们才发现那笑声竟是如此的空洞。 保宁圆玑示众云∶「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自直。」 惠洪也说∶「脱体现前无躲避,鼻头向下少人知。」 自然人生的万事万物,没有任何隐瞒地把它们的本来面目充分地..
鼓山元贤禅师,无明慧经禅师之法嗣,俗姓蔡,字永觉,福建建阳人,大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出生。元贤禅师为诸生时,嗜好周程张朱之学。二十五岁时,曾读书于山寺。一日,偶然听见有人读诵《法华经》之偈语: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忽然觉得周孔之外,当别有妙道,于是便前往礼谒本邑学人赵豫斋居士,并从他学习《楞严》、《法华》、《圆觉》三年。 万历三十一年(1603),无明慧经禅师开法..
有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到寺院来礼拜菩萨,他看到菩萨的法相庄严,心生欢喜,心想:假如我也能拥有这么一尊菩萨来膜拜,那该有多好! 有一天,他经过一家文物店,里面摆设了许多的佛像案桌,手工精致,刀法细腻,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浏览间,眼前突然一亮,有一尊骑在鳌龙上的白瓷观音,白衣飘飘,迎风婆娑而降;左手拿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枝,洒向人间,杨枝一滴真甘露,洒得山河遍地春。菩萨慈眉善目,俯瞰着滚滚红..
在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佛陀与阿难尊者正在田间小路经行。忽然,两人都看见了路旁有一堆闪闪发亮的宝物,佛陀对阿难尊者说:阿难!你看,那里有大毒蛇。阿难尊者回答:世尊!您说的没错,的确是最凶恶的毒蛇。 当时田里有一位正在耕种的农人,听到佛陀与阿难尊者的对话,非常好奇,心想:真的有毒蛇吗?于是他前往一探究竟,..
黄檗(bo4)希运,福建人,参百丈怀海禅师面得悟,临济宗的开山始祖临济义玄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一次,他去参拜百丈怀海。百丈怀海见他器宇轩昂的样子,心中很是喜欢,怀海问:你从那里来?黄檗答:从岭南来。怀海问:来干什么?黄檗答:不干什么。然后,黄檗希运就向百丈怀海礼拜,问:大师..
唐代麻谷宝彻禅师,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后住持蒲州麻谷山。 一次,麻谷宝彻禅师持锡杖到章敬怀晖禅师处,绕禅床三周,然后将锡杖振地一下,合掌而立。章敬怀晖禅师说道:是!是! 麻谷宝彻禅师又到南泉普愿禅师处,同样绕禅床三周,然后将锡仗振地一下,双手合掌而立。南泉普愿禅师说道:不是!不是!这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 麻谷宝彻禅师说道:..
从前在印度的迦尸国,国王名叫恶受,不行善道,百般虐待子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坏事,乃至远从各地来的商人,所带着的珍奇宝物都被他夺取,也不付报酬。此事被大家相互传说着,以致恶名远播。那时,树林中有一只鹦鹉王,听到过路的人在谈论国王的恶行,心想:我虽是鸟,尚且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何况是一国之王,反而被讥笑怒骂,岂不是比禽兽还不如?我应当去见国王,劝国王改恶行善。 于是鹦鹉王展翅高飞来到国王的花园,这时国王..
师讳马素,未规行状,不决化缘始终。敕谥大律禅师大和宝航之塔。 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曰:会即不会,疑即不疑。 师却云: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 有僧敲门,师问:是什摩人? 对曰:僧。 师曰:非但僧,佛来亦不著。 进曰:&..
《大庄严论》:昔有比丘,乞食至穿珠家,穿摩尼珠次。比丘衣赤,映珠色红。时彼珠师入舍取食,忽有一鹅,即便吞之。珠师寻即觅珠,不知所在。语比丘言:得我珠邪(耶)?比丘恐杀鹅取珠,即说偈言:我今为它命,身分受苦恼。更无余方便,唯以命代彼。虽闻此语。即便系缚挝打,以绳急绞,口鼻尽皆血出。彼鹅即来食血。珠师嗔忿,即打鹅死。比丘乃说偈言: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