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学僧在庵侧旁看见一只乌鸦,就向大随禅师请示道: 众生都是皮裹骨,为什么乌龟却是骨裹皮呢? 大随禅师听后,并不作答,仅将自己的草鞋脱下,覆盖在乌龟背上。 守端禅师曾为大随的举止,做了一首偈颂,颂云: 分明皮上骨团团,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佛灯禅师也跟着做了一首偈颂云: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从前有一头骡子,它从小就在磨坊拉石磨工作,日复一日每天绕着石磨兜圈子 有一天,它老得再也拉不动石磨 "你工作了一辈子,现在老了也该退休不必再工作了。从今天起你每天就躺在这里吃草、睡觉、呼吸新鲜空气。" 可是,这样的日子骡子活不下去,它每天还是绕着树兜圈子,日复一日&h..
骑驴觅驴,骑牛觅牛 若欲有情觅佛,将网上山罗鱼。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明代陈实也说,参禅有二病,其中一种便是骑驴觅驴。六祖惠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禅宗强调直指人心,息妄显真,明心见性。离此宗旨向外寻觅解脱之道,便是骑驴觅驴。 福州大安访百丈禅师时,郑重其事地问:学人欲求..
赵州悟道后,就到各处云游,拜访了当代的许多禅师。 有一次,拜访到茱萸和尚。 茱萸见到他,便对他说:你也该定居下来弘法了。 赵州:我该定居在什么地方啊? 茱萸:哈!哈!哈!你居然连真人你自己的住处也不知道? 赵州:我三十年来在马背上驰骋,想不到今天被驴踢了一脚。..
邓隐峰辞师,师曰:甚么处去? 曰:石头去。 师曰:石头路滑。 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 问:是何宗旨? 石头曰:苍天,苍天! 峰无语。 却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 峰又去,依前问。 石头乃嘘两声。 峰又无语。 回举似师。 师曰:向汝道石头路滑 二 隐峰禅师向马祖道一禅师告辞他去。 马祖:向什么地..
僧问、如何是修道。 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又问、作何见解、即得达道。 祖曰、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中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心、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无量劫来、凡夫妄想、谄曲邪伪、我慢贡高、合为一体。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唯法起、灭时..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轮应端禅师,黄龙惟清禅师之法嗣,俗姓徐,南昌人。应端禅师少时依化度善月禅师出家,并受具足戒。后游方参学。 应端禅师初礼真净克文禅师,因机缘不谐,一无所得。于是便前往云居,正好赶上灵源惟清禅师在分座传法,为众激扬。应端禅师遂向他请问宗旨。 应端禅师有一个毛病,因为读了不少经论,知见很深,非常自负,每有所问,都不自觉地从文字知见中讨答案。这对他修道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障碍。灵..
普愿禅师设斋祭祀马大师,问众僧道:"马大师来吗?" 大众无话可答。 洞山:"等到有了伴就来。" 普愿:"你虽然年轻,却很可以培养。" 洞山:"和尚不要把良民降低为贱人!"..
普愿禅师设斋祭祀马大师,问众僧道:"马大师来吗?"大众无话可答。洞山:"等到有了伴就来。"普愿:"你虽然年轻,却很可以培养。"洞山:"和尚不要把良民降低为贱人!"..
亲鸾上人是日本著名的禅师。 他在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就去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 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只有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要与父母 分离?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 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
香嚴智閑禪師上堂云: 「若論此事,如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不蹋枝,手不攀枝; 樹下忽有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不對他,又違他所問; 若對他,又喪身失命。 當恁麼時,作麼生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