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叶县去探望一位得病的僧人。病僧问:为僧者四大(即地水火风,佛家认为万物都由这四大构成)本空,病从那里来?叶县答:从你问处来。病僧又问:不问时如何?叶县答道:撒手卧长空。病僧明白了,随后就康复了。..
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芦,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和悦的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的说:&ldq..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几次三番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着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那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的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就问:天亮了吗?对方回答:没有,现在仍是深夜。石屋心想,此人能在深夜漆黑中起床摸索,一定是见道很高的人,或许还是个罗汉吧?于是又问: 你到底是谁? 是小偷! 石屋:喔!..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惊叹。有二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 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的殊胜,才能得到这一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名为池名,因此人人都称它为阿耨达池。这宝池的周围是用七种宝贝庄严着: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等,池水澄清,共有八种特色,即含有..
放牛余居士,黄龙无门慧开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余居士很早就栖心宗门,一直跟从无门慧开禅师参学。 在慧开禅师座下,余居士每有所问,总是被慧开禅师劈面截住,说道:不是不是!余居士被弄得茫然不知所措。 一日,余居士向同参好友臭庵宗禅师请教。 余居士问宗禅师:吾师甚么见解,敢对人天颠倒是非? 宗禅师道:我在无门座下,无法可得,无道可..
药山惟俨禅师,山西人,俗姓韩。十七岁依广东慧照禅师出家,曾在石头希迁座下,密证心法。后又参访马祖道一禅师而大彻大悟。四十一岁时入湖南药山,接化学人。 一日,有一学僧请示道:弟子生死大事未明,乞老师慈悲开示! 药山禅师说道:我对你讲一句不难,如果你能体会那就好。如果在言下,让你思量,却是我的罪过。不如彼此都不要开口,免得互相拖累。 学僧道:..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其他一句话也不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的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
僧问百岩禅师:如何是禅?岩云:古冢不为家。 此百岩禅师乃新罗国(韩国)人,是谷山藏师的法嗣。谷山藏嗣石霜庆诸禅师,乃青原禅师下第七世。他所谓古冢不为家,言颇突出。就禅而言,所有的概念和系统,都不过是古冢。古冢是生命的消失,而家则是生命的归宿,那是不相容的。禅正要打破一切的概念和系统,在无秩序中建立秩序。那是要放下一切,再提起一切。就因为如此,..
一般说来,用禅的人、平时绝少说话、甚至默默无语,因为语言不达到实义,如口说火字,此火并非真火,因火有燃烧作用,若口中说火便是火,岂不要把嘴巴烧坏?所以,禅师们用语言来斗机锋(唇枪舌战),从中探索对方&ldq..
有位和尚从南方来拜访赵州从谂禅师,并讲述雪峰义存师和他的学生之间的一段对话 学生问:古流量寒泉时如何?(请解释什么是古流量寒泉?) 雪峰答:瞪目不见底。(即使你瞪着眼睛一直看也看不到底。) 学生再问:饮者如何?(如果要喝水怎么办?) 雪峰回答:不从口入。(他不用嘴喝。..
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後来东找西寻,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麽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麽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