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慧忠在慧能处印证后,即到南阳的白崖山上度过了四十余年,从未离过山。 公元761年肃宗邀请他到京城,尊为国师。 在一次法会上,肃宗向他问了许多问题,他却不看肃宗一眼。肃宗大怒道:无论怎样,我是大唐的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慧忠:皇上可曾看到虚空?肃宗:看到了。慧忠: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r..
唐李翱拜访南泉禅师,问道:古时候,有一个人,在一个玻璃瓶里饲养着一只小鹅。后来鹅渐渐地长大起来,终于没有办法从瓶中出来。事既如此,而这个人的本意却又不想把瓶打破,同时也不想把鹅伤害,请问禅师假如是您的话,究竟要怎么办? 这个时候,南泉禅师突然叫道:李翱! 李翱乃自然地回答道:在! 南泉禅师微笑地..
有僧人问灵观禅师:「什么才是佛?」 灵观禅师听了,没说一句话,只是将舌头伸出来给僧人看。 僧人见了似乎有所体悟,便向禅师礼拜致谢。 灵观禅师连忙说:「等一下,等一下,你悟到什么吗?干嘛礼拜我呢?」 僧人恭敬的说:「感谢师父慈悲,伸舌提示我,法身遍及四方,无所不在。」 灵观却回答:「喔,你想太多了,我只是最近舌头上生了一个疮,给你看看!」..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松再追问:既不像佛,..
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 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供养沙门,并且在会场正中央,设了个高高的座位,希望文殊菩萨能降临,一偿宿愿。 有许多沙门都来应供,这时候,一个丑陋不堪的老翁,眼中泪着屎,鼻孔挂着涕液 ,嘴里滴着唾液,他夹在沙门群中,径自走向中央,在那高高的座位上,大剌剌的坐了下来。 迦罗越怎么看 ,怎么不顺眼,心里很不服地想 :---..
黄龙慧南禅师有一次,对一个侍立在他身旁的学僧问道: 百千三昧,无量法门,作成一句话说给你,你还相信吗? 师父真诚的言语,怎敢不信? 黄龙指着左边说: 走到这边来! 学僧正要走过去,黄龙忽然斥责道: 随声逐色,有什么了结的时候?出去! 另一位学僧知道了这事,立即走进去。黄龙也用..
过去,在人寿有八万四千岁时,人人安乐,当时的佛名为广光明。广光明佛住世时,国王、大臣以及百性人人信受佛法,个个安居乐业。 国王有个儿子名叫财功德,年十六岁,面貌英俊端正,风度不凡,因此非常傲慢,从来不向佛陀恭敬礼拜。于是广光明佛便慈悲地请净精进菩萨前去教化王子。 有一天,当王子进宫门时,看见菩萨站在宫门前,生气地骂道: 你这下贱东西,为什么挡在宫门前?..
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
禅师六祖惠能大师从五祖黄梅处得去,获得衣钵心印,即刻向远方逃逸,但消息走漏,被一位叫陈慧明的禅者沿途追赶,当赶到时候,陈慧明称此来不是为了衣钵,而是为了求法,因此恳请惠能接引,于是惠能便说:既然你是为求法而来,那么希望你先抛弃一切外缘,断绝一切思念,我便为你说法。 过了一会儿,惠能接着说:你不要想到善、也不要想到恶,就在这个时候,请问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
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蒙山道明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原名慧明,为了避讳六祖的上字,遂改名道明,鄱阳人,陈朝宣帝之孙。隋灭陈之后,道明流落于民间,因为是帝王之后,曾经做过代理四品将军的官职。家道的变故,使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想法。他最初在永昌寺出家,因为求道心切,曾前往双峰山叩谒过四祖道信,唐高宗的时候,又往依五祖,法号慧明。 慧明禅师本是一介武夫,性情精糙,虽然他的慕道之心非常强烈,用功也非常..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着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六祖惠能三岁亡父,随母流落岭南。他在贫困中长大,靠打柴卖薪奉养母亲。在一次送柴时听人诵读《金刚经》而心有感悟,决意学佛。他辞别老母,步行数千里来到湖北黄梅东禅寺。 惠能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大师问他:汝何方人?来求何物?惠能答道: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道:你一个岭南俗家弟子怎么作佛? ..